2025年07月02日 16:08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交易員們在押注,分析師們在警示,現在央行官員也開始談論:歐元兌美元劍指1.20。 既然人人都在關注這個價位,它到底有多重要?
當一個關口成為焦點,結果往往非此即彼。 要麼市場觸及該水準后遭遇大量賣盤,就此成為中期頂部; 要麼突破該水準後繼續向上,成為上行之路邁過的又一個坎。 交易員們幾乎沒見過市場在這樣的水準附近陷入盤整。
歐洲央行副行長Luis de Guindos週二表示,儘管歐元兌美元升至1.20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進一步升值,將使決策者的任務變得更加複雜。 他還給出了教科書式的警告:「我們會考慮匯率的水準及走勢,並將其納入我們的預測中。 ”
向交易員和銷售部門打聽情況,想看看這究竟是一次溝通失誤,一條底線,還是某種策略。 雖然樣本不大,但大家看法一致:除非基本面惡化,否則歐洲央行不會口頭打壓歐元。 在此之前,1.20並非一道紅線——但現在它已正式成為警戒線。
有趣的是,十年前,當歐洲央行通過資產購買計劃應對低於目標的通脹時,歐元仍在上漲。 無論是不是巧合,當歐元收於1.14上方時,官員們就會進行口頭干預。
在丹斯克銀行企業研究及外匯主管Kristoffer Kjaer Lomholt看來,1.20本身應該不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水準。 “重要的一點是,儘管歐元/美元今年以來上漲了14%,但貿易加權匯率僅上漲了6%,”他寫道,並補充稱“雖然這番表態相當不尋常,但我們認為不應誇大其重要性。 ”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關注55日移動均線而不是50日移動均線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盯著1.1012這樣的阻力位而不是1.10這樣漂亮的數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條趨勢線阻力線可能正在1.20附近形成。

不過,眼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數據上。 銀行間交易部門稱,本周的焦點完全集中在美國數據上——而不是關稅或歐洲央行的辛特拉論壇。 利差重新成為市場驅動因素,而且外匯對美國數據的反應明顯強於對歐洲數據。 交易員真正擔心的是,在週四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公佈前,歐元倉位已經變得過於擁擠。 如果最後數據強勁,那麼所有關於1.20的炒作可能只會讓多頭陷入困境。

不過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利好歐元/美元的敘事仍在持續。 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策略主管George Saravelos寫道,外國投資者繼續「抵制美國資產」,並指出「美元必須在當前水準上進一步貶值30%-35%」才能平衡經常帳戶。
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歐元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進一步擴大,交易員們可能很快就會討論1.30-1.40的期權目標。 到那時,歐洲央行才真的會非常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