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04:09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誰在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買單? 到目前為止,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
通用汽車是最新一家披露關稅如何推高成本的美國企業。 該公司週二表示,由於選擇自行承擔這筆費用,關稅已使其利潤減少超過10億美元。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上周通脹數據中汽車價格沒有上漲,而與此同時,玩具和家電等其他常見進口商品價格卻大幅上升,表明關稅成本正在被轉嫁給消費者。
6月份不包括燃料的進口價格明顯上升,意味著外國公司並未通過降低價格來減輕美國企業的負擔,這對特朗普關於“其他國家支付關稅”的說法形成挑戰。 特朗普在週二與菲律賓總統會晤后再次重申這種說法,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菲律賓“將支付19%的關稅”。
儘管關稅為美國政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增長,但數據表明,這些錢主要來自美國國內。
德意志銀行的外匯研究全球主管George Saravelos週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從宏觀層面看證據相當明確:主要是美國人在為關稅買單。 未來美國消費者價格很可能面臨更大壓力。 ”
許多經濟學家也持類似觀點,特別是在今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整體溫和、反映出企業不願輕易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的背景下。 這一點在生產者價格指數中也有所體現,近幾個月來,該指數中的一個批發商和零售商獲利率指標明顯下降。
“由於進口價格幾乎沒有回落,國內企業正硬著頭皮承擔更高的關稅成本,並開始將其部分轉嫁給消費者,” 富國銀行的經濟學家Sarah House和Nicole Cervi上周在報告中寫道,“近期進口價格的上漲表明外國供應商總體上拒絕降價。 ”
當然,也有一些跡象顯示,外國供應商正吸收部分衝擊,以維持對美出口。 例如,日本的出口價格已經連續三個月下跌,該國汽車製造商6月對美出口價格出現自201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但富國銀行指出,對於許多外國企業來說,美元貶值反而促使他們提高報價以彌補匯率損失。 德銀的Saravelos則認為,美國企業目前承受關稅成本的壓力也是導致美元走軟的又一逆風因素。
預測人士對美國企業是否願意長期犧牲利潤感到懷疑。 3M公司上周上調了盈利預期,因為調整生產和定價策略將有助於緩解關稅影響。 耐克公司則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價,以緩衝衝擊,該公司預計關稅將使其成本增加約10億美元。
“如果消費者和外國企業沒有承擔關稅成本,那就是由美國國內企業承擔。 這最終應會反映在企業盈利公告中,「 花旗集團美國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Hollenhorst週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會在這個財報季關注這一點,但企業可能仍會強調不確定性,並(也許合理地)預計未來幾個月成本分擔可能會發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