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19:18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北京時間9月18日晚間消息,英偉達宣佈將向英特爾(30.575.67, 22.77%, )投資50億美元,為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晶元代工廠注入力量,但並未給予其關鍵的製造訂單。
這份協定還包括英特爾與英偉達聯合開發PC和數據中心晶元的計劃,這對台積電(268.645.85, 2.23%, )構成潛在威脅。 台積電目前是英偉達旗艦處理器的主要製造商,而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未來有可能將部分業務轉交給英特爾。 與英特爾在數據中心晶元供應方面競爭的AMD(157.92-1.24, -0.78%, ),也可能因英偉達的支援而遭受損失。
截至發稿,英特爾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暴漲超30%,而英偉達股價上漲2%。 AMD跌超4%,台積電跌超2%。

英偉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以每股23.28美元的價格收購英特爾普通股,略低於英特爾週三24.90美元的收盤價。
不過,這一價格高於美國政府上月以每股20.47美元收購英特爾10%股權的價格。
交易完成後,英偉達將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之一,持股比例可能達到4%或更高。
IG集團駐倫敦首席市場分析師Chris Beauchamp表示:“這反映出英偉達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其在美國境內的投資多元化,同時也希望在美國政府面前贏得一些好感。 ”
對於多年轉型努力未達預期的英特爾而言,英偉達的支援為其帶來了新的契機。
這家曾被譽為「矽谷中的矽」、晶元行業旗手的公司,在今年3月任命了新CEO陳立武(Lip-Bu Tan)。 陳立武承諾將精簡英特爾運營,並僅在需求匹配時才增加工廠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交易不涉及英特爾的代工業務為英偉達生產晶片。 多數分析師認為,英特爾代工業務要想生存,最終需要贏得像英偉達、蘋果(237.88-1.11, -0.46%, )、高通(168.132.87, 1.74%, )或博通這樣的大客戶。
不過,這筆交易為英特爾增加了更多資金儲備。 幾周前,英特爾剛宣布獲得軟銀(62.10.00, 0.00%, )20億美元投資,並從美國政府獲得57億美元資金。
根據周四宣佈的協定,英特爾計劃設計定製化數據中心中央處理器,由英偉達將其與自家AI晶元(GPU)封裝在一起。 英偉達的專有技術將使英特爾與英偉達晶元之間的通信速度比以往更快。
這種高速連接是AI市場的關鍵差異化因素,因為許多晶元必須串聯起來才能處理海量數據。
目前,英偉達配備這種高速連接的暢銷AI伺服器只能使用英偉達自家晶元,但這筆交易將使英特爾處於平等地位,有機會從每台英偉達伺服器中獲利。
英偉達與英特爾的聯合晶元可能對AMD和博通構成重大競爭挑戰。 AMD正在開發自家AI伺服器,而博通也擁有晶元間連接技術,並説明谷歌(252.33, 2.48, 0.99%)等公司開發AI晶元。
波士頓安德森資本管理公司 (Andersen Capital Management) 創始人彼得·安德森 (Peter Andersen)表示:“這會使英特爾的股票顯得有吸引力,因為這意味著英偉達看到了英特爾的價值。 ”
在消費市場,英偉達將為英特爾提供定製圖形晶元,英特爾可將其與PC中央處理器封裝在一起,同樣具備高速連接功能,這可能使其在與AMD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佔據優勢。
儘管英特爾的x86計算架構在數據中心和PC領域已被Arm技術晶元蠶食部分市場份額,但仍保持著多數市場份額。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新聞稿中表示:「這一歷史性合作將英偉達的AI和加速計算棧與英特爾的CPU和龐大的x86生態系統緊密結合——這是兩個世界級平臺的融合。 我們將共同拓展生態系統,為下一個計算時代奠定基礎。 」
兩家公司未披露技術合作的財務條款,但表示將合作開發“多代”未來產品。 英偉達和英特爾官員將此次合作描述為商業合作,雙方將互相提供晶元以創建產品,交易中不包含授權成分。
公司未透露首款聯合產品何時上市,但表示合作前的產品計劃不會改變。
近年來,英偉達已進入PC中央處理器市場和數據中心中央處理器市場。 與此同時,英特爾也試圖銷售多款與英偉達競爭的AI晶元,並表示計劃開發與英偉達競爭的AI數據中心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