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甲骨文萬億市值幻夢一場:AI狂歡的背後,風險已成“房間裡的大象”

甲骨文萬億市值幻夢一場:AI狂歡的背後,風險已成“房間裡的大象”

2025年11月07日 13:27 財聯社APP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財聯社11月7日訊(編輯 劉蕊)美東時間9月10日,在宣佈與OpenAI簽訂3000億美元人工智慧大單后,美國老牌科技巨頭甲骨文日內一度暴漲超40%,創下歷史新高345.22美元,使得創始人拉裡·埃裡森一度攀上世界首富的寶座。

然而,僅僅不到兩個月後的今天,甲骨文股價已經跌至243.8美元,距離此前的歷史新高已經累計下跌了29.6%,因三千億美元大單而暴漲的25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萬億元)市值,已經基本全部蒸發,此前投資者們的歡慶如同幻夢般煙消雲散。

與此同時,信貸市場對甲骨文公司發出了越來越尖銳的警報聲:甲骨文的信用違約互換(CDS)已升至87.7個基點——這是近1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這種大幅波動不僅表明,機構投資者對甲骨文公司的信用前景正變得愈發謹慎,同時也不得不讓我們深思:人工智慧繁榮背後的泡沫是否已經岌岌可危?

甲骨文萬億市值的蒸發

美東時間9月10日,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單日暴漲36%,市值飆升25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萬億元),震撼了全球投資者,也讓華爾街的眾多科技股集體沸騰。

甲骨文股價的暴漲,背後直接原因在於該公司最近與OpenAI簽署的一項大單:兩家公司簽署一份自2027年開始為期約5年、總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採購合約。 這份合約金額不僅遠超過OpenAI目前的營收、同時也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雲端合約之一。

OpenAI向甲骨文採購的4.5吉瓦(GW)算力大約相當於美國目前營運中數據中心算力的四分之一,相當於超過兩座胡佛水壩的發電量、或約400萬戶家庭的用電量。

然而,在這一連串讓人頭暈目眩的大數位所帶來的驚喜情緒逐漸消散之後,市場對AI泡沫的更多擔憂開始湧現。 自9月初以來,甲骨文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就在不斷提高。

如今,甲骨文的CDS相比於今年8月的水準已幾乎翻倍,從約40個基點升至近88個基點,而這樣大幅的上漲僅在兩個多月內就完成。 這意味著甲骨文所面臨的信用擔憂正以2024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加劇。

這一數據顯示,市場對甲骨文的情緒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在2025年的前三個季度,甲骨文的信用違約互換(CDS)交易價格一直在30至45個基點之間平穩波動。 隨後在9月,CDS開始攀升,到該月底突破60個基點,並在10月進一步升至80個基點。 11月初,這一水平達到87.735個基點的峰值——這是自2024年中期以來的最高水準。

這種急劇的加速表明,交易員們正在匆忙進行對沖操作,這預示著對甲骨文信用狀況的突然重新評估。

市場情緒為何突然轉變?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一突然的變化呢? 這背後似乎有幾項因素正在共同作用:

一、借貸成本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仍處於高位,這使得所有企業借款人(包括大型科技公司)的再融資成本都大幅增加

二、大規模基建支出提高了槓桿率:甲骨文公司積極進軍雲基礎設施和人工智慧數據中心,這暫時提高了其槓桿比率

三、全行業擔憂:在亞馬遜和微軟等公司謹慎指引的影響下,整個科技行業的信貸緊縮趨勢加劇,從而放大了圍繞科技債務的對沖活動。

四、預期定價:信用違約掉期交易員往往會先於實際信用事件做出反應,有時會在不確定時期造成過度波動

更深層的擔憂

在甲骨文CDS的飆升背後,實際上最根本的擔憂是,投資者們開始發現,儘管這些AI基建採購合同承諾的投資規模堪比國家級,但支撐這一系列承諾的根基似乎並不牢靠。

或者更直白地說,當前人工智慧行業投資的繁榮,似乎來自於一種“銜尾蛇”式的迴圈: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向基礎架構模型出售計算資源,基礎架構模型將使用量回饋給雲平臺,供應商提前鎖定“未來”的收入——這整個流程的運轉依賴於日益增長的非傳統信貸。

當自由現金流足以支付所有費用時,這種模式當然可以運轉良好。 但一旦現金流放緩,帳單從留存收益轉移到融資合同,這種模式便會失效——而那,可能就是泡沫破裂的一刻。

接下來會怎樣?

當然,我們不能斷言,人工智慧的泡沫立刻就會破裂,也不能斷言甲骨文接近90個基點的CDS價差一定意味著該公司會出現違約——但它確實反映了市場對波動性預期的增加。

本週三,OpenAI首席財務官Sarah Friar公開表示,公司正在尋求構建由銀行、私募基金、以及聯邦政府“兜底”(backstop)或“擔保”( guarantee)組成的生態體系,以説明公司為其巨額晶元投資提供融資支援——這無疑讓人們對AI泡沫的擔憂更上一層樓。

儘管Friar和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週四都發帖澄清了這一言論,但人們對於AI泡沫的擔憂恐怕仍然難以消散。

隨著全球股市都隨著AI熱潮翩翩起舞,越來越多人不禁要豎起耳朵傾聽和等待,這場流動性舞曲的休止符,將在何時敲響。

(財聯社 劉蕊)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