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日本股債匯「三殺」,德銀:相比美股波動,日本市場更令人擔憂!

日本股債匯「三殺」,德銀:相比美股波動,日本市場更令人擔憂!

2025年11月21日 09:41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德銀警告,日本金融市場的動蕩酷似2022年英國市場危機,由大規模財政刺激和央行鴿派立場引發的信心喪失,正點燃資本失控性外逃的風險。 分析師認為,相比美股波動,日本市場由國內信心動搖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更令人擔憂。

來源:華爾街見聞

日本金融市場正上演一場「股債匯三殺」的風暴。 德銀發出警告稱,當前日本市場的動蕩比近期美國股市的波動更令人擔憂,讓人聯想到2022年幾乎摧毀英國債市的危機,一場潛在的資本外逃風險正在積聚。

市場動盪在週四加劇。 日經225指數低開低走,跌幅一度接近3%。 個股方面,軟銀股價大跌11%,創下近期新低; 鎧俠股價盤中一度重挫16%。

與此同時,日元匯率跌至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逼近可能引發日本央行干預的警戒線。

債券市場同樣承壓,3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已升至數十年來的高位。

這一系列連鎖反應的核心,源於市場對日本新政府財政政策的深切憂慮。 據報導,日本政府計劃推出自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財政支出方案。 德銀貨幣研究全球主管George Saravelos表示,這項龐大的刺激計劃,疊加日本央行持續的鴿派立場,正引發市場對日本財政狀況惡化的擔憂,並動搖投資者對日本國內資產的信心。

法國興業銀行(21.3700.010.05%, )全球策略師Albert Edwards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他將日本長期債券收益率的攀升形容為“極少被投資者重視的重大警示信號”。 分析師們警告,如果投資者對日本政府和央行維持低通脹的承諾失去信心,拋售日本資產的理由將變得充分,可能引發更具破壞性的資本外流。

股債匯齊跌,資本外逃跡象擴大

德銀在一份題為《這令人擔憂》的報告中指出,日元和30年期日本國債在最近幾周內跌幅均超過5%,而同期全球其他地區的固定收益市場卻在反彈。 這種脫鉤現象凸顯了日本市場的特殊困境。

最新的日本股市大跌,被視為市場悲觀情緒蔓延的“明顯信號”。 德銀分析師George Saravelos警告,債匯市場的價格波動如果蔓延至疲軟的股市,將是資本外逃範圍擴大的跡象。

週四的市場表現似乎正在印證這一預判。 數據顯示,3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已攀升至3.35%上方,而本月初時該收益率僅為3%左右。

德銀警告:警惕2022年英國市場動蕩重演

分析師Saravelos將當前日本的局面與2022年英國的「特拉斯危機」進行了比較。

當時,英國時任首相提出的無資金支持減稅計劃,引發了投資者恐慌,導致英鎊跌至37年低點,英國國債市場幾近崩潰。 Saravelos認為,日本市場正在發出類似的信號:對國內資產基礎的“信心喪失”。

他表示:「日元和日本國債長端的名義市場均開始與任何公允價值衡量標準脫鉤,且盤中相關性正在加速。 」

他進一步解釋,日本市場長期以來的穩定,依賴於高公共債務和高私人儲蓄的結合,而維繫這一切的核心是穩定的通脹預期。 一旦國內投資者對政府和央行控制通脹的承諾失去信心,「購買日本國債的理由將不復存在,資本外流將更加劇烈。 ”

不過,報告也指出,2022年的英國債市危機因養老金基金的槓桿投資策略引發強制拋售而加劇,目前尚無跡象表明日本市場存在類似的槓桿風險。

巨額財政刺激與央行鴿派立場引發擔憂

市場動蕩的直接導火索,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支出計劃。 據報導,該計劃的規模將是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的。 在投資者看來,如此龐大的財政刺激,加上日本央行不願收緊的貨幣政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日本財政狀況惡化。

Saravelos在報告中分析,日本擁有全球佔GDP比重最高的政府債券市場,同時也擁有最富裕的家庭之一。 這種「高公債、高儲蓄」的結構是其資本市場穩定的基石。 然而,這個系統的穩定最終取決於通脹預期的穩定。 如果國內信心動搖,整個體系可能面臨瓦解風險。

法國興業銀行的Albert Edwards也認為,收益率的上升雖然“還不是恐慌性拋售,但收益率在持續、緩慢而無情地上升”。 他甚至預測:「這場由日本引領的政府債券長期熊市,註定會扭轉過去40年股票和房地產市場估值過高的局面。 」

後續關注:資本外逃與官方行動

目前,日本央行和政府似乎對近期的市場波動保持著容忍態度。 但Saravelos懷疑,如果當前的價格走勢持續下去,日本政府能否繼續保持沉默。

“我們將在未來幾周密切關注日本市場是否出現更大範圍的資本外逃跡象,”Saravelos表示,“一個明顯信號將是當前價格走勢蔓延至疲軟的股市,以及日本國債與全球固定收益趨勢持續脫鉤。 ”

對於投資者而言,日本市場的“三殺”局面意味著系統性風險正在上升。 相比於美股的短期波動,由財政和貨幣政策失信引發的國內資本外逃,可能帶來更深遠和更具破壞性的影響。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