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1日 20:21 第一財經
資金繼續流向金融、工業等週期板塊。
下半年伊始,美股市場的風格變化正在推進中,地緣政治因素的加入進一步增加了權重科技股的不確定性,因微軟(437.11, -3.26, -0.74%)藍屏事件導致的全球網絡持續混亂也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抵消了銀行、工業等週期板塊的復蘇利好,衡量市場波動性的恐慌指數VIX上周飈升至4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未來一周,科技股能否企穩將成爲關鍵,而首批公佈業績財報的明星公司或面臨更爲苛刻的投資者檢驗。
美聯儲爲降息鋪路?
作爲上周最受關注的數據,美國6月零售月率環比持平,好於市場預期。作爲消費支出的重要參考,這可能表明美國經濟面臨的壓力並未惡化。
然而轉折點或許正在臨近。美聯儲在經濟狀況褐皮書中指出,與此前的報告週期相比,雖然整體經濟活動繼續擴張,更多地區報告了回落趨勢和跡象,同時預期下半年經濟將面臨放緩的潛在風險。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經濟近期正在降速,但仍然遠離衰退區域。勞動力市場放鬆和通脹壓力緩解的證據,爲美聯儲提供了更多行動的理由,即經濟風險已經變得更加平衡。
美聯儲官員也在緘默期前密集發聲。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出席華盛頓經濟俱樂部活動時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的三個美國通脹數據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心,即價格上漲的速度正在以可持續的方式恢復到美聯儲的目標。他再次強調,由於貨幣政策的滯後性,不會等到通脹降至2%再行動。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44, 0.72, 1.66%)也認爲,“越來越接近”可以開始降息的地步。他說:“ 我希望看到更多的數據,以進一步增強信心,通脹正在可持續地朝著我們2%的目標邁進。我們現在有好幾個月了。實際上,我們將在7月至9月期間看到很多東西。我們將獲得兩個月的通脹數據。”
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9月降息已經完全定價,市場預期全年將降息近65個基點。中長期美債結束小幅反彈,隨著降息前景趨於穩定,有關大選進程引發更多關注。與利率預期關聯密切的2年期美債周漲4.7個基點至4.507%,基準10年期美債周漲5.1個基點至4.238%。
施瓦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多位美聯儲官員給出了有關降息的暗示,如果即將公佈的個人支出物價指數(PCE)好於預期,美聯儲將正式把有關政策轉向的討論搬上議程。不過他認爲,這並不會改變美聯儲數據依賴的路徑,未來進一步降息仍然取決於經濟數據的表現,施瓦茨預計下半年美國經濟仍將以可持續增長的速度擴張,不會出現衰退的情況。
科技板塊遭利空襲擊
與道指強勢上攻相比,科技股低迷帶動納指與標普500指數均錄得3個月來的最大單周跌幅,投資者繼續從大型成長型股票轉向其他股票,而全球網絡中斷打擊引發的恐慌爲動蕩的一周畫上了句號。衡量市場波動性的芝商所(CBOE)恐慌指數VIX周漲超28%,再次站上16關口。
科技板塊單周重挫5.1%,英偉達和AMD(151.58, -4.19, -2.69%)等晶片公司已進入回調區間,投資者對半導體市場的熱度踩下了刹車。通信服務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下跌2.7%。臉譜網(Facebook)母公司Meta和谷歌(179.39, 0.17, 0.09%)母公司Alphabet分別下跌4.4%和4%,對通信服務造成壓力。
然而,拋售的觸發因素被認爲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性的。道富全球宏觀戰略主管梅特卡夫(Michael Metcalfe)表示:“特朗普當選的可能性不斷變化,無論是他對美元的看法還是對科技監管的看法顯然在本周造成了一些市場輪換。”
除此之外,投資者正密切關注財報季的反應。“科技行業一直是(近年來)所有盈利增長的地方,因此這些將是整體風險情緒的關鍵。”
資金流向顯示,通脹回落的降息預期和財報表現推動了投資者轉向。倫交所(LSEG)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美股基金淨流入達到217億美元,創三年半新高。聯合健康(565.33, 0.99, 0.18%)、美國銀行(42.9, -0.11, -0.26%)、高盛(484.93, -1.28, -0.26%)和花旗集團在內的主要銀行的樂觀業績提振了風險偏好。與此同時,小盤基金錄得86.7億美元,創2020年10月以來的新高。
嘉信理財在市場展望中寫道,美股波動主要是技術面超買、政治不確定性推動。擁擠的交易、市場輪動和晶片板塊利空造成了科技板塊調整。
該機構認爲,未來一周首先是PCE的表現可能影響貨幣政策預期和風險偏好。其次,谷歌、特斯拉(239.2, -10.03, -4.02%)、恩智浦等科技巨頭的報告變得尤爲關鍵,上季度數家雲計算和軟件公司業績指引不佳造成股價巨震,科技巨頭的最新業績可能會令外界對企業在技術上的支出健康狀況進行審查。在過去的幾周裏,機構開始下調了一些科技公司的評級,外界對人工智慧的期望意味著股價反應將更爲激烈。因此,考慮到科技板塊的不確定性,市場的波動風險或許並未釋放完畢。
責任編輯:王許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