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3日 20:18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導(作者/宮若涵) “加沙地帶北部的所有巴勒斯坦人面臨死於疾病、饑荒和暴力的迫在眉睫的危險,整個地區都處在深淵邊緣。” 本月1日,聯合國援助組織和民間組織的15位負責人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寫道。 他們呼籲立即結束戰爭,並警告說加沙北部的全部人口都面臨死亡風險。
災難性的局勢
加沙衛生部門稱,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已有超過4.2萬名巴勒斯坦人死於戰火,近9.7萬人受傷。 據聯合國估計,衝突發生一年多以來,加沙230萬人口中約有90%流離失所,其中大多數人曾多次被迫遷徙。
近日,以軍再次對加沙北部發動了猛烈襲擊,自稱旨在阻止哈馬斯重新集結。 其中包括10月25日以軍襲擊加沙北部最後一所正常運轉的醫院——卡邁勒·阿德萬醫院,造成多人死傷,並損壞了世衛組織運來的重要物資。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加沙北部的局勢是災難性的,醫療用品嚴重短缺,再加上進出嚴重受限,使人們無法獲得至關重要的醫療服務。 唯一辦法是立即無條件停火。 」
11月2日,加沙民眾領取近東救濟工程處分發的麵粉。 (美聯社)
雪上加霜的是,10月28日,以色列通過一項法案,禁止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在該國的運作。 法案指控近東救濟工程處的部分員工參與了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南部的行動。
該立法引起聯合國和以色列一些西方盟友的警惕,他們擔心這將使加沙人道主義局勢進一步惡化。 10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呼籲以色列撤銷這一法案。 安理會說,近東救濟工程處是「加沙所有人道主義行動的中堅力量」,如果其行動受限,將嚴重影響數以百萬計的人。
在一份由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包括美國)簽署的聲明中,安理會呼籲以色列尊重近東救濟工程處的權利,為整個加沙獲得“迅速、安全和暢通無阻”的人道主義援助提供便利。
援助遠遠不夠
此前,美國還對以色列發出限期30天的最後通牒,要求以方增加獲准進入加沙的人道主義援助,否則可能切斷對以武器供應。
10月13日,在致以色列國防部長和(5.448, 0.00, 0.00%)戰略事務部長的信中,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對進入加沙的援助大幅減少表示遺憾,要求以方每天放行至少350輛運送食品和其他物資的卡車。
但在時間過半后,美聯社的評估顯示,以色列遠未達到美方要求。 衝突爆發前,平均每天有500輛卡車將物資運入加沙,這是加沙230萬人所需的最低限度。 衝突爆發后,從未有一個月接近這一數位,10月初日均只有13輛卡車進入。
11月2日,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在加沙城的廢墟旁搬運飲用水。 (法新社)
美國前駐北約大使羅伯特·亨特認為,是美國的默許令以色列為所欲為。 他在美國「治國方略」網站發文稱,在美國即將舉行大選之際,以色列預計拜登政府會默許以方在這場戰爭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亨特寫道:如果以色列議會不改變關於近東救濟工程處的投票結果,根據美國法律可能會產生後果; 但從美國的行為來看,任何後果都將僅限於言語,而非限制美國對以軍事或政治支援。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也指出,縱容以色列擊碎了西方「道德優越感」。 文章稱,在所謂民主大國中,沒有幾個願意強烈譴責以色列在加沙不遵守國際法的行為,即使譴責了,也是姍姍來遲,更不用說以任何具體方式進行干預了。 美國和德國為以色列提供了99%的武器進口和外交掩護,而如果兩國願意,當然有手段來阻止在加沙的大屠殺,但這並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