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13:33 第一財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在過去的九周里,美國股市錄得價值1860億美元的創紀錄流入。
上周美股有所分化,週期性板塊持續承壓,科技股延續強勢。
隨著最新一批經濟數據公佈,12月美聯儲降息似乎已無懸念,市場焦點轉向了明年的政策前景,這使即將公佈經濟預測更新和點陣圖受到更大關注。
美聯儲如何決策
數據顯示,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上任之前,美國最新物價指標出現壓力跡象。 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0.3%,創七個月新高,同比增速攀升至2.7%。 而上游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漲幅超出預期,年增長率加快0.4個百分點至3.0%,企業或再次面臨成本如何釋放的困境。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總體而言,11月CPI顯示了美國消費者的實力,因為價格壓力很多來自可自由支配的專案,包括機動車、酒店和機票。 一些通脹的粘性成分也有所軟化,包括住房、服務業價格。
就業市場數據年末也有所波動。 美國勞工部稱,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環比上升1.7萬人,至24.2萬。 數據激增可能反映了感恩節假期后的波動,並不標誌著勞動力市場狀況的突然轉變。 在10月份受到罷工和颶風的嚴重制約後,11月份非農就業增長有所加快,失業率上升至4.2%,近期公佈的採購經理人調查顯示,不少企業正在觀望新政府的政策實施和效果,決定下一步的招聘計劃。
中長期美債創近三周新高,市場關注美聯儲如何權衡通脹壓力和就業市場,衡量關稅和減稅的影響。 與利率預期關聯密切的2年期美債周漲14.1個基點至4.238%,基準10年期美債周漲24.3個基點,報4.398%。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工具,市場預期美聯儲下周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升至95%以上,但明年1月將按兵不動。
德意志銀行認為,最新物價指標,特別是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超預期上漲,讓人對明年降息的速度產生了更多的懷疑。 投行部Stifel在客戶報告中表示:“11月通脹指標強化了物價壓力改善減弱的概念,並進一步強調了對2025年貨幣政策採取耐心態度的必要性。 ”
施瓦茨對第一財經表示,預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下周將降息,但他們可能會利用會後聲明和更新的經濟預測摘要來表明,正常化週期可能會放緩,“從美聯儲官員的言論可以看出,經濟的健康情況和中性基金利率存在不確定性。 ”
施瓦茨認為,在政府政策變化發生之前,美聯儲不太可能提前將其納入預測,預計美聯儲將把明年降息預期降至三次。 他分析稱,風險傾向於更長時間推遲降息,特別是特朗普政府更早實施關稅和限制移民計劃,兩者都會給通脹帶來一些上行壓力。
年末行情能否到來
經歷了11月美國大選帶來的上漲行情后,美股上周有所分化。 標普500指數和道指迎來調整,科技股繼續保持上漲勢頭,納指迎來20000點里程碑。
大型科技股蘋果(248.130.17, 0.07%, )、亞馬遜(227.46-1.51, -0.66%, )、谷歌(191.38-2.25, -1.16%, )、Meta和特斯拉(436.2318.13, 4.34%, )連袂創下盤中歷史新高。 人工智慧再次成為焦點,晶元商博通人工智慧業務收入大幅增長,營收指引超過華爾街的預期,並預測未來幾年其定製晶片的需求將強勁釋放,樂觀的前景推動公司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
資金流向方面,受益於美聯儲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上降息的可能性,投資者連續第六周買入股票基金。 根據倫交所(LSEG)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近一周美股基金凈流入達到63.6億美元。 與此同時,貨幣市場基金在此前一周大幅買入1213.3億美元后,凈流出26.7億美元。
在過去的九周里,美國股市錄得價值1860億美元的創紀錄流入。 瑞銀(31.86-0.16, -0.50%, )全球財富管理美洲資產配置主管德拉霍(Jason Draho)認為,11月以來,市場擺脫了眾多不可預測的政治和地緣政治事件,“在當選總統特朗普於1月20日就職之前,可識別的風險事件相對較少,意外事件也無法定義,因此反彈很容易持續到第一季度。 ”
嘉信理財在市場展望中寫道,由於美債收益率上升、初請失業金人數激增和通脹數據升溫,股市遭遇一些考驗。 強勢板塊源於流入大型科技股的資金,導致了一些市場廣度的收縮。 就目前而言,圍繞強勁經濟的牛市理論似乎仍然完好無損——看漲的季節性、相對看漲的技術指標,以及基金經理追逐年終業績的潛力。
該機構認為,也許大選後市場面臨一些買盤消耗的情況。 即將舉行的美聯儲議息會議引發關注,通常有可能引發一些市場波動。 雖然預期降息25個基點,但通脹數據是否會影響美聯儲的經濟預測摘要(SEP)或前瞻性指引? 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評論為理由獲利了結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下周需要防範美債收益率走勢和波動率上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