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Interest Rate 利率・新聞

美聯儲“鷹派降息”背後:通脹問題重回焦點,間歇式降息拉開大幕

美聯儲“鷹派降息”背後:通脹問題重回焦點,間歇式降息拉開大幕

2024年12月19日 20:51 21世紀經濟報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美聯儲連續降息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

12月18日,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被下調至4.25%—4.5%,這是美聯儲連續三次降息,此前分別在9月和11月降息了50個基點和25個基點。此外,美聯儲將逆回購工具利率從4.55%降至4.25%,降幅超過聯邦基金利率的下調幅度。

儘管降息本身幷不意外,但釋放的鷹派信號却讓華爾街感到緊張。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决策者預計2025年將降息兩次,而9月時對明年降息次數的預測一度達到了四次。政策制定者還將長期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由2.9%上調至3%。

此外,美聯儲還上調了今明兩年的GDP增速預期,下調今明兩年的失業率預期,同時上調2024—2026年的通脹預期。

需要注意的是,在12名票委中,此次再度出現了一張對降息决定的反對票,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支持不降息。點陣圖更是顯示,有多達四位官員支持在今年底將利率維持在4.5%—4.75%,這意味著至少還有三位今年沒有投票權的美聯儲官員反對12月降息。

在內部的討論後,12月美聯儲最終還是進行了降息,鮑威爾表示這是一次艱難但正確的决定。他指出,行動過慢可能會不必要地削弱勞動力市場,而行動過快則可能會損害美聯儲在控制通脹方面取得的進展。因此,美聯儲試圖在這兩種風險之間找到平衡。

在利率决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確且反復提到需要“謹慎行事”。他强調,包括這次行動在內,美聯儲已經把政策利率從峰值水平下調了整整一個百分點,貨幣政策立場的限制性明顯削弱,有鑒于此,以後在考慮進一步的利率調整時,美聯儲可以更加謹慎。

從種種迹象來看,美聯儲連續降息已經成爲過去式,明年1月大概率暫停降息,間歇式降息拉開大幕。

美聯儲鷹派程度超預期

在美聯儲利率决議前,市場便預計這大概率是一次“鷹派降息”,但意料之外的是,美聯儲的鷹派程度超出了預期。

中國銀行(5.230, -0.05, -0.95%)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對記者分析稱,美聯儲的鷹派程度超預期,主要源于其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估和未來的政策展望。目前美國經濟表現相對穩定,但通脹反彈的壓力再度上升。美聯儲雖然再度降息25個基點,但强調政策立場的限制性明顯减弱,在考慮更多利率調整時將更加謹慎,將仔細評估未來的數據、不斷變化的前景和風險平衡,來决定未來的利率調整程度和時點。這表明其在貨幣政策取向上趨于鷹派,以應對潜在的通脹風險。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已揚言要在上臺後提高關稅、國內减稅和驅逐非法移民,經濟學家普遍認爲這可能導致美國通脹再次上升。鮑威爾透露,美聯儲官員已開始對特朗普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初步評估,但特朗普的政策如何影響通脹尚未明朗。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記者分析稱,美聯儲大幅加强鷹派立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是近期美國經濟韌性較强,同時通脹回落速度不及預期,數據表現是驅動美聯儲調整政策路徑的主要因素。其次,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計劃可能會在其上臺後加大美國通脹風險,這會導致美聯儲官員在制定後續政策路徑時更趨謹慎。在上述因素影響下,快速降息的預期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通脹風險,因此美聯儲立場轉鷹,大幅調降對明年降息次數的預估,抑制市場寬鬆預期。

美聯儲超預期鷹派意味著通脹擔憂重回焦點。威靈頓投資管理宏觀策略師Michael Medeiros對記者表示,相較于勞動力市場和實際增長的溫和放緩,美聯儲更關注通脹風險。未來通脹波動的加劇也可能導致政策和利率波動性的增加。

在東吳證券(8.070, -0.01, -0.12%)首席經濟學家蘆哲看來,緊縮預期短期達到極致,2025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或先松後緊,3、6月各進行25個基點降息,警惕2025年下半年不降息風險。

增長方面,蘆哲表示,特朗普上臺料立即驅趕非法移民,2025年上半年非農就業或出現銳减,誘發衰退擔憂。通脹方面,高基數、葉岩油增産預期、居住通脹慣性下行料强化2025年上半年通脹下行趨勢。進入2025年下半年,對衰退的擔憂與前期壓低通脹的利好因素將退潮,且驅趕非法移民帶來的工資通脹粘性將顯現,美聯儲存在暫停降息風險。

市場爲何反應劇烈?

在鷹派美聯儲的影響下,18日美元指數一度升至108.26,爲2022年11月以來最高,盤尾上漲1.08%,報108.08。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除了美元,美股、美債、黃金、比特幣等主流資産普遍都在暴跌。18日美股遭受重創,三大指數均跌逾2%,道指連續10個交易日下跌,創下1974年以來最長連跌紀錄,納指暴跌逾3.5%,標普500指數則經歷了2001年以來跌幅最大的美聯儲議息日行情。近日風頭正盛的特斯拉股價暴跌逾8%,而此前曾創下488.54美元的歷史新高。此外,18日美債大跌,收益率飈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觸及今年5月末以來高位4.51%,尾盤上漲10.7個基點,報4.492%。黃金跌至一個月最低,現貨金大跌2.2%,收報每盎司2587.63美元。比特幣一度下跌5.3%至100752美元,而前一天首次突破10.8萬美元。

王有鑫分析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立場對金融市場具有重要影響。鷹派立場意味著貨幣政策將保持緊縮態勢,這可能導致借貸成本上升、經濟增長放緩等影響,從而對股市、債市和匯市産生衝擊。此外,近期以納指爲代表的美股走勢持續走高,部分獲利盤也存在獲利了結的情况,加大了市場短期的波動。

未來股債匯市場會走向何方?王有鑫認爲,這取决于多個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美國經濟形勢、政策展望、通脹壓力、市場情緒等。考慮到市場對美國新政府上臺後采取的刺激政策抱有較大預期,在市場短期波動後,美股可能將逐漸企穩。但從中長期來看,在預期炒作之後,高通脹、高利率、高關稅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將對美股進一步走高形成抑制。

市場的鷹派預期仍有過度風險。蘆哲認爲,當前市場計價2025年美聯儲僅降息約1次偏謹慎,如果2025年上半年出現衰退→降息交易,或讓市場在3月再度預期全年降息50基點以上,當前4.5%的10年美債利率與2600美元/盎司以下的黃金價格具有較高的配置性價比。2025年下半年,如果衰退叙事退潮,通脹粘性强化,叙事反轉,美債利率届時或重回上軌。

間歇式降息拉開大幕

考慮到整體通脹和就業形勢,美聯儲降息之路只是走得更慢,而非走到盡頭,間歇式降息拉開大幕。鮑威爾提醒,利率仍然在“顯著”抑制經濟活動,美聯儲處于“繼續降息”的軌道,只是在進一步降息之前,官員們必須看到抗通脹方面取得更多進展。

對于未來貨幣政策走向,鮑威爾坦言,美聯儲正處于或接近放緩降息的時刻,2025年的任何降息决定都將基于即將發布的數據,而非當前的經濟情况。由于美聯儲正在努力保持强勁勞動力市場的同時將通脹率降至2%,因此明年加息似乎不太可能出現。

實現通脹和就業雙重使命仍是焦點。勞動力市場方面,鮑威爾表示,從多項指標來看,我們確實認爲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但降溫速度幷不快,也沒有引發真正的擔憂。

通脹方面,鮑威爾表示,我們非常清楚物價上漲了很多,人們確實感受到了這一點,包括食品、交通和取暖費等。這種全球性的通脹爆發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儘管目前通脹水平已經大幅下降,但人們仍感受到高價格的壓力,這正是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預測2027年通脹才能達到2%的目標。王有鑫認爲,這表明其對通脹的治理仍然保持謹慎態度。爲了實現這一目標,美聯儲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立場,以控制通脹的上升。然而,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通脹壓力的緩解,美聯儲也將適時調整貨幣政策立場,以避免過度緊縮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在Medeiros看來,美聯儲的政策轉變十分重要。首先,這表明官員們將基于經濟增長和實際的通脹結果來調整預測。其次,他們會繼續將更多關注點放在通脹上行風險上,而非經濟增長放緩和勞動力市場疲軟的迹象。第三,對特朗普任期內美聯儲獨立性威脅的質疑日益增加,鮑威爾繼續釋放信號,表明美聯儲仍將專注于雙重使命,特別是對通脹問題保持高度關注。

從過往經驗來看,美聯儲和市場的預測準確性都不高,未來貨幣政策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投資者無需過度關注點陣圖。董忠雲分析稱,美聯儲目前給出的政策預估對中長期的指引作用相對有限。正如本次會議美聯儲立場較9月時發生了大幅調整,後續美聯儲立場也不會長期維持不變,而是會繼續跟隨數據表現不斷調整,市場預期和資本市場表現也是如此。

因此,董忠雲認爲關鍵依然是數據,而特朗普政策的具體落地情况又將是影響未來數據表現的重要因素,值得重點關注。如果特朗普不改變其大幅加征關稅等政策主張,幷快速推進落地,則通脹進一步反彈、美聯儲維持偏鷹立場或是明年的基準情景,長期中性利率預估存在進一步上調的可能。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