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1日 12:48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華爾街見聞
野村證券的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有意通過減少政府支出和就業,引發一場“溫和衰退”,以實現經濟從政府依賴向私營部門的結構性轉型,這些政策短期內或不可避免地帶來經濟動蕩。
近期美國金融市場波動加劇,2月份美股主要指數全線下跌,國債收益率大幅下滑,加密貨幣遭遇血洗。
同時,經濟數據方面,宏觀經濟數據持續惡化,增長預期驟降,通脹壓力卻居高不下。
在這一背景下,市場開始逐漸意識到,特朗普2.0政策組合可能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增長引擎,而是一個潛在的“增長拖累”。
野村證券的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有意通過減少政府支出和就業,以及加征關稅政策,引發一場“溫和衰退”,以實現經濟從政府依賴向私營部門的結構性轉型。
這一策略短期內可能加劇經濟下行壓力,但其長期目標是重塑美國經濟的增長模式。
特朗普政策的結構性調整:從政府依賴轉向私營驅動
野村證券的Charlie McElligott分析稱,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核心在於打破美國經濟對政府支出的長期依賴,推動私營部門成為增長的主導力量。
具體措施方面,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所提及,包括大幅減支和裁員——如馬斯克領導的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推動的百萬級聯邦裁員計劃,以及加征關稅等。 這些政策旨在重塑貿易格局,刺激私營部門活力。
McElligott表示:
“對於”市場現狀“而言,這是非常危險的,
為了實現「重新私有化美國經濟」這一長遠目標,理論上來說,政府知道他們將不得不對政府支出和就業的「永動機」踩剎車,這必須打破一些僵局…
特別是通過假設的政府支出削減和聯邦工作人員裁員,當然還有巨額關稅”
然而,短期內,這些政策短期內將不可避免地抑制經濟增長,甚至可能引發衰退風險。
McElligott認為,通過削減政府支出和就業,以及加征關稅,可能帶來通縮效應,進而推動利率下降和美元走弱,為私營部門增長鋪平道路,激發企業活力。 但這一轉型需先熬過短期動蕩。
2月份的市場走勢清晰反映了對特朗普政策的擔憂。 當前,美國主要股指均跌破關鍵技術點位; meme股票月跌幅創去年4月以來新高; “Lagnificent 7”市值蒸發2.2萬億美元,跌至200日均線附近。

債券市場同樣動蕩,2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4.00%,且收益率曲線倒掛加劇,暗示政策失誤或滯脹風險。

加密貨幣市場也普遍下挫。

就業與經濟短期承壓,「利雅德協定」提供緩衝?
特朗普政策的效應已初顯。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聯邦裁員直接波及就業市場,華盛頓特區及周邊地區首當其衝,失業救濟申請激增,房地產市場活躍掛牌量同比增長25%,房價下行壓力加大。
美銀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警告,華盛頓特區的經濟衰退已初現端倪。
頂著「華爾街最準分析師」的頭銜,Hartnett還警告稱,美國政府正陷入衰退,並可能將整個美國經濟拖入衰退。
不過,Hartnett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即所謂的「利雅德協定」或許能為美國經濟提供緩衝。
他預測,特朗普可能與OPEC+達成協議,通過增產原油換取政策支援,緩解通脹壓力。
若協議達成,布倫特原油價格或跌破70美元,可能為特朗普的降通脹目標提供助力。 但這一假設的不確定性仍高,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落地情況。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 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 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