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15:28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金十數據

關於經濟衰退,德銀策略師帶來了好消息,但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壞消息。
據德意志銀行研究部稱,儘管金融市場近期波動較大,但與以往衰退時期相比,當前股市及其他主要資產的表現顯示,交易員尚未充分計入衰退風險。
這是來自德意志銀行策略師亨利·艾倫(Henry Allen)的好消息,但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壞消息。 他說道,
“投資者一直不願完全定價衰退,因為我們尚未獲得足夠證據表明衰退的可能性很高。 ”
他在週三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自4月2日特朗普宣佈大規模徵收關稅後,「股市經歷了自二戰以來最快的幾次下跌之一」。,而油價也出現下滑。 在債券市場方面,投資者在「解放日」後開始要求更高的溢價來持有公司債券,同時收益率曲線趨陡。
儘管市場已對關稅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作出反應,但艾倫指出,投資者仍不願完全接受經濟將陷入衰退的前景。
“市場顯然不認為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關稅在最新的90天延期之後仍未正式實施的情況下…… 畢竟,股市的跌幅比近幾次衰退要淺,信用利差的擴大和油價的下跌幅度也更溫和。 ”
壞消息在於,這意味著一旦真正發生衰退,市場可能面臨“顯著的下行風險”,因為“目前主要資產類別的走勢還未顯現出與過去幾次衰退一致的跡象”。
在美國股市方面,標普500指數截至週三相較於2月19日歷史最高收盤價的跌幅為12.5%。 該指數當天上漲1.7%,雖然據FactSet數據顯示,本月至今仍下跌了4.2%,但艾倫指出,這種跌幅“尚不足以與近年衰退期間的跌幅相提並論”。
他指出,自「解放日」關稅宣布以來,標普500指數最大跌幅達到18.9%。 相比之下,過去五次衰退中,股市從前高到谷底的跌幅至少為19.9%,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更是達到56.8%。 實際上,即便是在2022年那次最終未發生的衰退擔憂期間,標普500也曾下跌超過25%。
艾倫說,與股票市場類似,目前的信用利差也沒有反映出“與近幾次衰退相符的市場壓力”。 他表示,如果衰退真的到來,信用利差(即投資者持有公司債券相對於同期限國債所要求的額外回報)可能會顯著擴大。
而信用利差目前也遠未達到歷次衰退時期的水準。 他指出,美國高收益債券的利差目前為397個基點,甚至還未觸及非衰退年份的水準,例如2022年為583個基點、2016年為839個基點、2011年為876個基點。 而在真正的衰退時期,利差曾在新冠疫情期間飆升至1100個基點,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更是高達1971個基點。
至於油價,這一資產類別更為複雜,因為油價有時會因過高而成為衰退誘因。 但艾倫著眼於反映經濟下行的油價走勢,並指出自「解放日」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僅下跌了10%,遠低於新冠疫情和金融危機時期三分之二的跌幅。 艾倫提到:
“油價走勢受到諸多混雜因素影響,但目前油價僅出現溫和下跌,表明投資者尚未預期全球經濟將出現大幅放緩。”
至於收益率曲線,尤其是2年期與10年期美債之間的利差可以說是當前最具衰退特徵的信號之一,因為在經濟衰退來臨前,曲線通常會趨陡。 艾倫指出,「但話說回來,自2023年年中以來,隨著『軟著陸』前景逐步增強,這種趨陡早已開始顯現。 」
“此次曲線趨陡的部分原因是長期收益率大幅上升,”他寫道,這表明投資者對長期國債的避險功能產生了疑慮。
艾倫指出,未來幾天即將公佈的硬數據,如非農就業報告,將是判斷經濟是否陷入衰退的關鍵,相較之下,近期疲軟的調查類數據參考價值有限。 最後,他警告稱,
“歷史明確表明,如果我們真的陷入衰退,風險資產仍有很大的下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