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Interest Rate 利率・新聞

如何看美債近期拋售? 瑞銀:主因“經濟衰退”概率降低,並非外資拋售或債務失控等宏大敘事

如何看美債近期拋售? 瑞銀:主因“經濟衰退”概率降低,並非外資拋售或債務失控等宏大敘事

2025年05月21日 12:02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華爾街見聞

瑞銀報告顯示,反應週期性敘事的2年期美債成近期市場波動的風暴眼,過去一個月收益率飆升42個基點,“經濟衰退”概率降低成美債拋售主因。 針對市場熱議的美債危機,瑞銀稱美債確實出現了結構性變化,但並非近期出現,非債務危機推動。

近期美債市場經歷劇烈波動,2年期美債收益率過去一個月飆升42個基點,10年、30年期美債收益率分別突破4.3%和4.5%心理關口。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針對市場熱議的「外資撤離美債」「美國債務危機」等結構性解釋,瑞銀全球利率策略團隊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本輪美債拋售的核心驅動力實為週期性因素——美國「經濟衰退」概率降低,而非市場擔憂的長期結構性風險。

“經濟衰退概率下降,2年期美債成市場風暴眼

瑞銀研報指出,關於長期利率上行的結構性解釋如外資撤離、赤字擔憂等甚囂塵上,但通過拆解收益率曲線發現,當前市場波動主要集中在反應週期性敘事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上。

自4月30日以來,2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42個基點,這主要是由於市場對2025年美聯儲降息幅度的預期減少50個基點。

與此同時,美債2年期與5年期、5年期與10年期以及10年期與30年期收益率利差僅溫和趨平,這些利差在過去一個月的波動幅度均未超過10個基點。 這表明本輪美債波動主因為「經濟衰退」概率的變化,而非持久的結構性轉變。

圖1:近期市場波動集中在2年期,顯示週期性因素(衰退概率下降)主導拋售圖1:近期市場波動集中在2年期,顯示週期性因素(衰退概率下降)主導拋售

債市結構性壓力並不明顯

針對市場熱議的美債危機,瑞銀指出,從更長期來看美債確實出現了結構性變化,但並非近期出現。

瑞銀報告顯示,當前美債2年期與5年期利差與短端利率的關係已回歸至2015年前水準,結束了過去十年相對於利率水準而言極為平坦的收益率曲線。 但這一關係變化主要發生在2024年,而非近期。 這表明曲線陡峭化是市場機制的自然調整,而非債務危機驅動。

圖3:利率曲線形態回歸至2015年前水準; 圖4:美債“期限溢價”攀升圖3:利率曲線形態回歸至2015年前水準; 圖4:美債“期限溢價”攀升

瑞銀認為,從目前水準看,利率不太可能大幅走高,30年期債券收益率接近5%時可能為長期投資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入場機會。 短期風險主要來自未來幾個月可能走高的CPI數據。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 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 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