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Current Events 時事・新聞

高濃縮鈾去向成謎 以色列與伊朗停火難掩疑雲

高濃縮鈾去向成謎 以色列與伊朗停火難掩疑雲

2025年06月24日 23:42 環球市場播報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色列與伊朗停火,飛彈互射或將暫時止息,但這場衝突中最大的謎團依舊懸而未解:德黑蘭接近武器級濃縮鈾的藏匿地點仍無從知曉。

  國際原子能總署在衝突爆發僅五天後承認,其核查人員已失去對伊朗409公斤(902磅)高濃縮鈾的追蹤- 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決定推進武器化,這足以製造10枚核彈頭。

高濃縮鈾運輸容器高濃縮鈾運輸容器

  根據美國監管機構公佈的估算,這批庫存可存放在16個高36英吋(91.4公分)的圓柱體中,大小約相當於一個大型水肺潛水槽。每個圓柱體的重量約為25公斤,輕巧到足以被徒步搬運或裝載在小型車輛後部運往秘密地點。

  即使以色列和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已有效摧毀伊朗的鈾濃縮基礎設施—— 而目前證據遠未明確—— 風險在於已接近武器級別的鈾可能被無限期藏匿。

  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Rafael Mariano Grossi表示,他仍然樂觀認為持久的停火協議可能為重啟伊朗核談判以及核查人員重返鋪平道路。

  「必須停止敵對行動,以確保必要的安全和保障條件,使伊朗能夠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團隊進入相關設施評估情況,」Grossi週一在聯合國核監督機構的緊急會議上表示。

  伊朗核燃料下落不明,更突顯以色列在近兩週前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所承擔的高度風險── 這項決定是在美伊歷經五輪談判仍未達成協議後作出的。

  在襲擊發生前,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對伊朗申報的鈾庫存進行了詳細跟踪,每天檢查多個地點,以確保這些材料得到妥善處理且未被轉移用於武器製造。

  然而,6月13日的以色列空襲促使伊朗將相關材料轉移至一處未申報的設施—— 甚至在美國於週末動用更先進轟炸技術加入行動之前。儘管Grossi已要求伊朗向核查人員通報新地點,但無論停火協議是否持續,都無法保證核查人員能獲準進入。

  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本週批准了一項法案框架,該法案要求政府暫停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合作。這意味著將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所有接觸,直至“該國核設施的安全得到保障”,據伊朗新聞機構Mizan報道稱。

  伊朗領導人批評國際原子能總署未能在《核不擴散條約》下維護其權利── 該條約是半個世紀前達成的一項核心國際協議,旨在防止核武擴散。該條約允許伊朗等締約國在不尋求製造核武的前提下取得核子技術。

  由於這些技術大多具有雙重用途,可用於民用或軍事領域,該條約賦予國際原子能機構確保核材料被適當使用的權力。

  伊朗派駐國際原子能機構特使Reza Najafi週一表示,以色列和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而非繼續通過外交途徑尋求解決方案的決定,對該協議的完整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衝擊”,使該條約名存實亡。

  即便伊朗與國際原子能總署核查人員之間的法律和政治關係並沒有因為軍事行動而惡化—— 儘管實際上確已惡化—— 對核設施的攻擊也使得核查工作變得更加艱難。過去12天中,以色列和美國的轟炸機持續對福爾多、伊斯法罕和納坦茲核設施展開密集打擊,如今這些地點已遍布局部化學與放射性污染,有可能導致關鍵的核查設備失效。

  高濃縮鈾仍然下落不明。

責任編輯:陳缽嘉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