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8日 21:21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歐盟承諾在三年內購買 7500 億美元的美國能源進口產品,這是與唐納德・特朗普總統達成貿易協定的關鍵,但這一承諾恐難兌現。
據歐盟官員稱,該協定要求每年購買 2500 億美元的天然氣、石油和核技術,包括小型模組化反應堆。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表示,歐盟的估算基於現有計劃,即逐步擺脫對俄羅斯剩餘化石燃料的供應依賴,轉而從美國生產商那裡購買 “更實惠、更優質” 的液化天然氣。
然而,很難想像歐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如此龐大的能源進口量。 去年,歐盟從美國的能源進口總額不到 800 億美元,遠低於馮德萊恩向特朗普做出的承諾。 2024年,美國能源出口總額略高於3300億美元。
TS Lombard 的經濟學家達維德・翁格利亞表示:“這個龐大的能源進口數位毫無意義,因為它根本無法實現 —— 不僅因為歐盟的需求不可能增長到那種程度,而且美國出口商也無法提供那麼多的能源! ”
細節的缺失凸顯出,馮德萊恩和特朗普在蘇格蘭敲定的這項協定是一項務實的政治協定,而非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
歐盟尚未提供這些數字的細目分類,也不清楚如何說服私營企業購買或出售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 此外,歐洲在美國能源 sector 的投資如何計入歐盟的承諾,也存在不確定性。
核能領域的交易,特別是所謂的小型模組化反應堆,可能是歐盟認為能刺激數十億美元貿易的一個途徑,但首批此類反應堆預計最早要到 2030 年才能具備商業可行性。 鼓勵此類投資也可能被視為與促進歐盟本土核工業的努力相衝突。
歐盟貿易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布魯塞爾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認為這些數位是可以實現的。 “ 他還強調了歐洲正在經歷的 ”核能復興“。” 這就是我們的提議,我們已準備好進行這些採購。 」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歐洲開始減少從俄羅斯的能源採購,此後歐洲已成為美國石油的主要買家。 有時,從美國墨西哥灣流向歐洲大陸的石油量每天超過 200 萬桶,約佔美國原油出口總量的一半。
進一步增加採購量可能會給該地區的煉油廠帶來問題,因為它們需要混合不同的原油供應,才能生產出足夠數量的合適精煉燃料,如汽油和柴油。
根據分析公司 Kpler 的數據,2025 年上半年,歐盟國家每天從美國進口約 153 萬桶石油,其中 86% 為原油,這些進口的價值約為 190 億美元。
根據《能源研究所世界能源統計評論》的數據,這約占歐盟石油總消費量的 14%,去年歐盟平均每天的石油消費量為 1066 萬桶。
長期以來,歐盟官員一直將能源採購視為贏得特朗普政府青睞的一種方式,而且這並非歐盟和美國首次做出此類承諾。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歐盟能源危機最嚴重時期,馮德萊恩曾與前總統喬・拜登達成協定,增加短期液化天然氣供應。
荷蘭合作銀行能源策略師弗洛倫斯・施密特表示:“除非美國政府決定自己出售液化天然氣,或者歐盟決定以高於其他亞洲市場參與者的價格自行購買液化天然氣,否則歐美關於增加能源採購(包括液化天然氣)的協定不會對市場平衡產生任何影響。 ”
她說,即使這項協定導致歐盟在美國液化天然氣專案上投入更多資金,相關的能源供應也不太可能在特朗普任期結束前實現。
隨著歐盟在本十年加速向更綠色的經濟轉型,其自身的模型顯示,天然氣需求將會減弱。
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國,未來幾年還將釋放新一輪的供應。 還有更多的專案正在規劃中,這些專案需要新的買家和資金才能落地,特朗普可能急於達成新的交易,即使並非所有的供應最終都會流向歐洲。
投資提振
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師韓偉(音譯)表示:“特朗普政府最關心的是與歐洲買家達成新的供應協定,為新專案的供應提供支援,這將有助於它們獲得融資。 ”
美國液化天然氣通常是不限制目的地的,這意味著即使是歐洲的買家也可以將其運往任何一個在特定時間點價格最優的市場。 自 2022 年危機以來,歐洲一直是美國液化天然氣的最大接收地,但它仍將在全球市場上與來自亞洲的買家競爭。
一個旨在整合歐盟需求併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的聯合採購平臺,僅獲得了有限的參與度,而且由此達成的具體交易細節仍然很少。
前能源交易高管、現擔任Wideangle LNG獨立顧問的讓 – 克利斯蒂安・海因茨表示:“我很難將這視為歐盟的勝利。 最終是否與特朗普合作,仍將是每個國家自己的決定。 ”
歐盟能源委員丹・約根森表示,歐盟願意與特朗普政府和美國能源供應商合作,幫助它們符合歐盟嚴格的甲烷排放規則,但任何調整都可能是技術性的。
歐盟雄心勃勃地計劃擴大核能應用,將其作為實現 2050 年氣候中和目標的一部分,這將耗資 2410 億歐元(合 2800 億美元)。 馮德萊恩與特朗普的協定包括所謂的小型模組化反應堆,這類反應堆目前在美國和歐洲都還處於研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