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靠傳聞撐起240億市值 英特爾的「泡沫」能持續多久?

靠傳聞撐起240億市值 英特爾的「泡沫」能持續多久?

2025年08月20日 08:15 智通財經APP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經歷數月動蕩後,英特爾(INTC. US)多頭投資者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但這家晶元製造巨頭的股價急速反彈卻伴隨著令人不安的副作用——其估值已飆升至二十多年前互聯網泡沫時期以來的最高水準。

本月以來,這家深陷困境的晶元製造商股價累計上漲28%,市值增長約240億美元。 這波行情源於市場傳聞稱美國政府正洽談潛在股權收購計劃,且日本軟銀集團(SFTBY. US)擬斥資20億美元進行投資。 彙編數據顯示,此次暴漲使英特爾未來12個月預期市盈率達到53倍,創2002年初以來新高。

Phoenix Financial Services首席市場分析師Wayne Kaufman表示:“這隻股票現在看起來貴得離譜,如此之高的市盈率,相當於押注政府會強力推動客戶與英特爾合作,預期其能藉此重塑輝煌。 ”

本輪暴漲前,英特爾剛經歷財報暴雷的至暗時刻。 7月24日公佈的失望財報引發股價下挫,更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公開批評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存在利益衝突並要求其卸任。 但8月11日與陳立武會面後,特朗普態度急轉,盛讚其“成功崛起堪稱傳奇”。

此後市場傳聞稱特朗普政府正探討收購英特爾約10%股權。 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週二接受採訪時透露,談判旨在將《晶元與科學法案》對英特爾的現有補貼轉化為無投票權股權。

目前,美國政府相關計劃尚未最終落地,仍存變數。 英特爾拒絕就盧特尼克的言論置評。

Murphy & Sylvest Wealth Management市場策略師兼高級財富經理Paul Nolte認為,政府介入短期內或利好英特爾,但長期可能埋下隱患。

“在我看來,這是一條容易踏上卻難以抽身的道路,”Nolte表示,“歸根結底,這引發的問題遠比它能解答的要多得多。 ”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反襯出其盈利能力的急劇萎縮。

彙編數據顯示,在經歷前四個季度約13億美元虧損后,英特爾未來四個季度調整后利潤預計將超10億美元。 對比2018至2021年間,其年均利潤曾持續超過200億美元。

“我們完全無法判斷英特爾的收益增長能達到什麼水準,因為它在技術上已經遠遠落後,而且你不可能通過削減成本來實現增長,”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首席執行官Nancy Tengler表示,“人們很難對這些預期有信心,這也使得評估其估值變得困難。 我認為它被高估了,但同時我也覺得,鑒於前景如此不確定,無論以什麼價格買入都不具吸引力。 ”

華爾街普遍認同這種謹慎立場。 追蹤該股的分析師中僅不到8%建議「買入」 ,近80%持中性評級。 以週二25.31美元收盤價計算,英特爾股價顯著高於22美元的平均目標價,在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中回報潛力墊底。

儘管如此,市場對首席執行官陳立武仍存轉機期待。 其主導的成本削減措施雖然改善了盈利預期,卻引發英特爾可能放棄技術競賽的擔憂。 同時他正持續推進由前任掌門人Pat Gelsinger啟動的晶圓代工業務擴張計劃,該戰略耗資不菲。

“顯然,要讓公司真正進入平穩運營狀態,還需要數年時間,”Stonehage Fleming Global Best Ideas Equity基金的首席投資組合經理Gerrit Smit表示,“我們信任他的能力,但也清醒認識到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