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10:28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華爾街見聞
調查顯示,市場對中國情緒顯著回暖。 預期經濟走弱的基金經理比例從4月的59%驟降至9%,增長預期創6個月新高。 投資者行動更為積極,「已滿倉」比例大幅提升至13%。 然而,樂觀中透露出謹慎:70%的受訪者仍認為中國市場是“結構市”,“逢高減倉”意願增強,整體配置仍為低配。
亞洲基金經理對中國市場的興趣悄然升溫。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9月16日,美銀最新發佈的9月亞洲基金經理調查(FMS)顯示,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情緒出現明顯回暖跡象。
數據顯示,僅9%的受訪基金經理預期中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內走弱,較4月份的59%大幅改善,中國增長預期已升至6個月高點。 相比8月,9月「滿倉」中國市場的比例從3%大幅增至13%。 觀望陣營也明顯萎縮,比例從23%降至13%。
而 「反內卷」成為最受青睞的中國投資主題,熱度遠超人工智慧/半導體和週期股。 儘管短期情緒有所改善,但仍有7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股市是“結構市”。 “逢高減倉”意願增強,比例從7%大幅增至17%。
此次調查涵蓋101名基金經理,管理資產規模達2070億美元,調查時間為9月5日至11日。
中國市場情緒回暖,但也存在“獲利了結”心態
調查顯示,基金經理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已明顯改善。 預期經濟走弱的凈比例為9%,與4月份高達59%的凈悲觀比例形成鮮明對比,並創下6個月來最佳水準。

同時,投資者的行動正變得更為積極。 相比8月,9月受訪基金經理「已滿倉 (Fully exposed)」中國市場的比例從3%大幅增至13%。 觀望陣營也明顯萎縮,「等待更可靠的寬鬆信號再加倉 (Waiting for more credible signs)」的比例從23%降至13%。
不過,「尋求逢高減倉 (Looking to reduce exposure)」的比例從7%大幅增至17%。 “在別處尋找機會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elsewhere)”的比例從3%增至9%。
對此,美銀表示,“鑒於中國是今年迄今表現最佳的市場之一,這些基金經理認為在部署新資金之前會出現獲利了結和需要耐心等待。”

這一轉變的背後,是對後續政策支持的強烈預期。 調查顯示,83%的基金經理預計中國未來12個月的貨幣政策將更加寬鬆,雖然該比例較4月的歷史高點有所回落,但仍處於高位水準。

不過,這種短期樂觀情緒並未完全打消“結構性擔憂”的顧慮。
調查發現,高達70%的受訪者依然認為,中國股市正在經歷一個“結構性去評級”的過程。 報告同時指出,儘管情緒回暖,基金經理在亞太地區的整體配置中對中國股票仍持凈低配(-26%)立場,僅高於泰國和印尼。

“反內卷”成最熱主題,AI、週期股緊隨其後
在具體的投資主題上,基金經理的偏好也十分明確。 調查顯示,「反內卷」以52%的選擇率成為最受歡迎的投資主題,遙遙領先。 人工智慧/半導體和週期股並列第二,均獲得22%的受訪者青睞。

相比之下,房地產、旅遊休閒以及股票回購/分紅等主題則乏人問津,選擇比例均為0%。 這反映出投資者目前更關注受益於消費模式變化和科技自立的領域,而對傳統板塊依然保持謹慎。
家庭儲蓄意願仍高,資產配置微增
該調查還關注了中國家庭的儲蓄傾向。 數據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家庭會優先將資金存入儲蓄帳戶,該比例高於8月的53%。
不過,認為家庭會購買股票、債券或房地產等資產的比例從23%微升至26%。 美銀據此認為,中國家庭的避險情緒略有下降,可能將增量儲蓄逐步配置於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