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7日 22:20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核心要點
- 2025 年全球貿易量預計增長 2.4%,較此前預期大幅上調。
- 然而,對於 2026 年,該組織將此前預測的 1.8% 貿易量增長率大幅下調至疲軟的 0.5%。
- 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降溫,且更高關稅的全面影響將在一整年中充分顯現,2026 年貿易增長預計將放緩。 」

世界貿易組織(WTO)於週二上調了 2025 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但同時警告稱 2026 年的前景已惡化。
在週二發佈的最新《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中,WTO 預測 2025 年全球貿易量增長率將達到 2.4%,較該組織 8 月報告中 0.9% 的此前預期大幅上升。
不過,2026 年的前景則不容樂觀 ——WTO 已將此前預測的 2026 年 1.8% 貿易量增長率,大幅下調至疲軟的 0.5%。
WTO 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降溫,且更高關稅的全面影響將在一整年中充分顯現,2026 年貿易增長預計將放緩。 」
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 4 月推出大規模關稅制度、令盟友與對手均感到震驚以來,貿易關稅已成為全球貿易的顯著特徵,同時也是一項主要阻力。
各國紛紛急於與白宮達成貿易協定,但即便是英國等盟友,其出口至美國的商品仍需繳納 10% 的基準關稅。
進口 「提前備貨」 現象
2025 年上半年,全球貿易量同比大幅增長 4.9%,多項因素推動了這一強勁擴張。
WTO 指出,推動因素包括:由於預期關稅將進一步提高,美國出現進口 「提前備貨」 現象; 宏觀經濟環境向好,主要經濟體的通脹緩解、財政政策支援以及勞動力市場緊張,共同提振了實際收入與消費支出。
報告還補充稱,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以及對半導體、伺服器、通信設備等人工智慧(AI)相關商品需求的增加,也推動了全球貿易增長。 2025 年上半年,AI 相關支出推動了近一半的整體貿易擴張,其價值同比增長 20%。
目前,AI 相關產品研發領域的全球競爭已日趨激烈,美國與亞洲均力求在該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WTO 指出,2025 年上半年,美國在全球 AI 相關貿易增長中約佔五分之一。 然而,貿易擴張的主要推動力來自亞洲 —— 同期亞洲在全球 AI 相關貿易增長中的佔比接近三分之二。
主要經濟體正競相發展自身的人工智慧能力,美國與中國均致力於在該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WTO 強調,2025 年上半年,美國貢獻了全球 AI 相關貿易增長的約五分之一; 但貿易擴張的主體來自亞洲,同期亞洲在全球 AI 相關貿易增長中的占比近三分之二。
WTO 在報告中表示:「貿易增長涵蓋整個數位價值鏈,從原始矽材料、特種氣體,到為雲平臺與 AI 應用提供動力的設備。 」 報告還指出,「亞洲在 AI 相關產品的出口表現強勁,這與全球範圍內該領域投資的激增相符。 」
前景風險與服務業貿易預期
WTO 經濟學家指出,最新預測面臨的一個關鍵下行風險是,貿易限止措施的擴散以及政策不確定性向更多經濟體和行業蔓延。 而上行因素方面,他們表示,AI 相關商品與服務貿易的持續增長,可能為全球貿易提供中期推動力。
全球服務出口增速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6.8% 放緩至 2025 年的 4.6%,2026 年進一步降至 4.4%。 儘管服務貿易不直接受關稅影響,但其仍可能通過與商品貿易及產出的關聯而受到間接衝擊。
增長大幅放緩風險
WTO指出,展望未來,發達經濟體已顯現出貿易與製造業產出疲軟的潛在跡象,包括企業與消費者信心下降、就業及收入增長放緩等。
針對該組織的最新展望,WTO 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 – 伊維拉(Ngozi Okonjo-Iweala)表示:“各國對關稅變化的審慎應對、人工智慧的增長潛力,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新興經濟體之間)貿易的增加,共同緩解了 2025 年的貿易挫折。 ”
她補充道:「2025 年貿易的韌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所提供的穩定性。 但我們絕不能自滿。 」
奧孔喬 – 伊維拉指出:「當前全球貿易體系面臨的混亂,呼籲各國採取行動,重新審視貿易,並共同奠定更堅實的基礎,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更大的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