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華爾街經典估值指標預警:美股10年負回報魔咒或再次顯現!

華爾街經典估值指標預警:美股10年負回報魔咒或再次顯現!

吳雨2025-11-05 21:00 金十數據

標普500指數的席勒PE再次突破40,暗示其未來數年回報疲軟,上一次出現這種情况是1999年。美國中小盤股、歐股及新興市場股市則有望表現更佳。

「未知領域」是如今投資者常聽到的說法。事實上,最新圖表已給出信號,預示未來或迎來一段艱難時期。

不妨看看衡量標普500指數估值的最直觀指標之一:截至上周,這一「全球最大、回報最豐厚的股指」的市銷率(股價與銷售額比率)已超過歷史任何時期,包括科技股泡沫峰值階段。

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經濟的轉型。微軟(MSFT)的營業利潤率約為埃克森美孚(XOM)的5倍、零售商沃爾瑪(WMT)的10倍。如今該指數中輕資產公司的占比遠高于過去,且這些公司的銷售利潤率也顯著更高。

但在將「估值黃金標準」納入討論範疇時,「企業盈利能力就是更强」的辯解就顯得站不住脚了。這裏所說的「估值黃金標準」,並非多數基金經理青睞的、基于分析師預測的前瞻市盈率,而是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導師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首次提出的「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又稱席勒PE,是華爾街最經典估值指標之一)。

該指標正釋放明確信號:未來數年美股回報或十分慘淡。

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推廣的這一指標,會回溯過去10年的盈利,並根據通脹進行調整,以覆蓋完整的商業周期。近期,該指標第二次突破40點關口。

big

標普500指數的席勒PE突破40

其第一次突破40點是在1999年,且並未在高位持續太久。歷史顯示,席勒PE的周期性峰值,往往伴隨著美股未來10年負真實回報(經通脹調整後)——1929年、1966年和2000年的情况均是如此。

對當前「極高席勒PE」最有力的反駁理由是:「40點其實沒聽起來那麽高」。該指標的長期平均值約為17倍,但席勒的統計始于1881年——當時美國更像新興市場,股市操縱現象普遍。若從1990年(計算機普及、CNBC等財經媒體出現,市場更規範)開始計算,平均值則為27倍。

但另一個反駁理由——「企業盈利將持續提升」——則毫無道理。當前企業稅率已處于低位,勞動報酬占經濟產出的比重也處于低位。在聯邦政府巨額預算赤字和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這些趨勢不僅難以持續,甚至可能逆轉。

那如今備受追捧的科技(人工智能)呢?若人工智能能催生生產力奇迹,確實可能擴大經濟「蛋糕」的整體規模。

但要讓當前估值回歸至平均水平,人工智能的影響必須具備真正的變革性和長期性。

有些東西必然會「讓步」。鑒于當前席勒PE已高于99%的歷史時期,「讓步」的更可能是「股價(P)」,而非「盈利(E)」。不過也有一絲慰藉:其他市場的股票前景更明朗。

指數編制機構Research Affiliates有一種模型,可基于席勒PE預測投資的未來回報。該模型在經濟增長等指標上對美國市場持「姑且信任」態度,但計算結果顯示:以「七大科技巨頭」為代表的美國大型增長股,未來10年真實回報或為-1.1%;而美國大型價值股或能勉强實現1.6%的正真實回報。

美國中小盤股的前景更樂觀,預期真實回報為4.8%;歐洲股市和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更佳,預期真實回報分別為5%和5.4%。

big

基于席勒PE對未來10年投資回報的預測

席勒PE並非精准的擇時工具,其高位狀態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但從長期視角看,它在引導投資者避開「危險淺灘」方面的表現相當出色。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