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歷史重演還是純屬巧合?先是Burry做空,後是德銀對沖,「大空頭2.0」真實再現了!

歷史重演還是純屬巧合?先是Burry做空,後是德銀對沖,「大空頭2.0」真實再現了!

2025年11月06日 10:45 市場資訊

歷史重演還是純屬巧合?先是Burry做空,後是德銀對沖,「大空頭2.0」真實再現了!

華爾街見聞

2008年金融危機中,「大空頭」Michael Burry通過做空房地產泡沫成名,德銀推銷信用違約互換(CDS)允許投資者對沖房地產風險。如今,Michael Burry再發AI泡沫警示,80%倉位押注AI崩盤,德銀也開始考慮做空AI股票,並開始探索「合成風險轉移」(SRT)交易工具,將數據中心貸款違約風險打包出售。

一場與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驚人相似的戲碼,似乎正在圍繞人工智能投資狂潮上演。

2008年金融危機中,電影《大空頭》原型人物Michael Burry通過做空房地產泡沫一舉成名,德意志銀行交易員悄然向客戶推銷信用違約互換(CDS),允許投資者對沖房地產市場風險。

如今,Michael Burry公開看空並大舉押注,80%重倉做空英偉達和Palantir,緊接著德意志銀行開始考慮做空AI股票對沖在數據中心領域的巨額貸款風險,還開始探索類似的對沖工具,只是標的從房地產抵押貸款變成了AI數據中心貸款。

這些「巧合」重演直接,全球監管機構對AI資產泡沫發出警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明確指出,科技和AI板塊呈現「相對緊張的估值」,警告市場樂觀情緒逆轉可能引發「急劇回調」,韓國交易所也曾對芯片製造商SK海力士發出罕見的「投資謹慎提示」。高盛、大摩CEO也齊發預警,美股估值太高了,可能出現至少10%回調!

「大空頭」再發警示,80%倉位押注AI崩盤

因精准預測並做空美國次貸危機而一戰成名的投資者Michael Burry,正將其對AI泡沫的警告付諸于激進的空頭行動。最新監管文件顯示,他管理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約80%的持倉集中于做空Palantir和英偉達,名義價值超過10億美元。

文件披露,Burry針對Palantir的看跌期權名義價值高達9.12億美元,相當于500萬股;針對英偉達的看跌期權名義價值達1.86億美元。不過,文件未披露期權的實際支付權利金、行權價及到期日等關鍵細節。

在公開持倉前,Burry曾通過社交媒體發布神秘帖文,引用經典電影稱:「有時我們看到泡沫。有時可以采取行動。有時唯一的制勝策略就是不參與游戲。」他暗示,AI投資回報過低,類似互聯網泡沫時期光纖資本支出過度,當前AI熱潮中許多領先公司最終將崩潰。

Burry的策略與他在次貸危機前的成名之舉如出一轍。彼時他借助信用違約互換(CDS)工具,在市場普遍樂觀時做空了美國房地產市場。如今,他再次將火力對準被視為市場狂熱焦點的AI板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兩家公司的股價在文件基準日後持續上漲,Burry的空頭頭寸已面臨顯著的賬面虧損。市場正密切關注,這位傳奇投資者能否複製當年的成功。

德銀的「兩手準備」:一面放貸,一面尋求對沖

在AI需求驅動下,數據中心融資已成為德意志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核心押注。據該行一位高管透露,銀行已「大舉押注」于這一領域。德銀主要向服務于Alphabet、微軟和亞馬遜等「超大規模」科技巨頭的企業提供貸款,這些貸款通常由長期服務合同作為擔保,承諾穩定回報。

近幾個月,德意志銀行為瑞典集團EcoDataCenter和加拿大公司5C等提供了債務融資,幫助它們籌集了超過10億美元用于擴張。雖然該行未披露對該行業的具體貸款總額,但據估計已達數十億美元。

然而,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報道,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對沖風險的討論已在德銀內部浮出水面。銀行正在評估的選項包括兩個層面:

一是直接做空一籃子AI相關股票,以在市場下行時獲利;二是通過一種名為「合成風險轉移」(SRT)的衍生品交易,將部分貸款的違約風險打包出售給外部投資者。

這一舉動之所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不僅在于其審慎姿態,更在于其與歷史的相似性。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正是德意志銀行的交易員Greg Lippmann推動建立了龐大的CDS市場,允許投資者做空房地產。

一些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德銀如今考慮的SRT結構,在將風險資產池打包分層的邏輯上,與當年的債務抵押債券(CDO)「看起來和聞起來都很像」,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背後可能存在的風險。

然而對沖AI風險並非易事。在持續繁榮的市場中做空一籃子AI股票成本高昂。合成風險轉移交易也面臨挑戰,需要足够多元化的貸款池才能獲得評級,且投資者可能要求更高回報才願意承擔這些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德銀分析師今年9月曾發布報告稱,對AI泡沫的擔憂被過度誇大,斷言「關于泡沫的泡沫已經破裂」。這種內部觀點的矛盾凸顯了大型金融機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複雜處境。

責任編輯:于健 SF069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