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今年美國經濟料減速 但暫無衰退之虞

2025年03月27日 23:33 環球市場播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在特朗普推進激進的關稅政策之際,今年美國經濟將減速,但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IMF發言人Julie Kozack在週四的發布會上表示,“重大政策轉變已經宣佈,即將發布的數據表明經濟活動將較2024年的強勁水準有所放緩,但經濟衰退不是我們的基綫預期”。 特朗普做出了一系列關稅威脅,部分關稅已經生效,更多措施預

IMF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各國央行繼續降息以支持發展

2025年01月18日 01:35 媒體滾動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當地時間週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3%,較去年10月預測值高出0.1個百分點,原因是通脹放緩將使各國央行得以繼續降息,以支援經濟擴張。 與此同時,IMF警告稱,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面臨的風險總體上仍傾向於下行,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為3%左右,部分國家

全球增長看金磚! IMF報告稱未來五年金磚國家貢獻率將超過G7

2024年10月24日 09:59 媒體滾動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財聯社10月24日訊(編輯 馬蘭)2001年,當時的高盛經濟學家Jim O’Neill創造了“金磚四國(BRIC)”這一名詞,代表新興市場中最強勁的一股增長勢頭。 今年2月,金磚國家宣布計劃建立一個名為“金磚橋”的多變數字結算和支付平臺,進一步彌合金磚國家金融市場之間的差距並增加互相貿易。 一系列互聯互通計劃正在緊鑼密鼓

IMF最新警告:全球利率可能「更高更久」! 美聯儲還能再等等

2024年07月16日 21:25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表示,預計全球通脹將在今年下半年的放緩速度將更加緩慢,這增加了利率將“長時間保持高位”的可能性。 而IMF作出這一結論的原因也很簡單,即服務價格將具有粘性。 這個廣泛的類別涵蓋從住房和理髮到餐飲和醫療保健等方方面面。 IMF周二發佈的一份新報告指出,“服務價格阻礙了反通脹進程,這使得貨幣

IMF警告英國財政部要穩定債務還需要300億英鎊資金

2024年05月21日19:38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英國財政部還需要300億英鎊(382億美元)儲蓄來填補預算缺口,以緩解其債務負擔,而這將削弱英國首相蘇納克在下次大選前減稅的雄心。   該機構還上調了英國經濟成長預期,並預測經濟將實現「軟著陸」。即便如此,有關英國預算缺口規模的建議凸顯出,已經難以應對醫療、國防和社會照護需求的公共財政所面臨的

IMF警告美國商業不動產風險:正出現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下跌

2024年01月23日08:32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美國商業房地產價格正經歷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下跌之一,遠遠超過先前升息週期的跌幅。   該機構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指出,自聯準會2022年3月首次升息以來,美國商業房地產價格下跌了11%以上。隨著聯邦基金利率從接近零的水平攀升至5.25%-5.5%的區間,前兩年的房地產價格漲幅已經完全消失。

IMF第一副總裁表示市場的快速降息押注有些超前

2024年01月16日16:49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Gita Gopinath表示,市場對快速降息的預期有點為時過早,因為與通膨的鬥爭尚未結束。   她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儘管過去兩年借貸成本大幅上升,但這項工作仍未完成,因為大西洋兩岸的勞動市場仍然緊密。   「市場預期各地央行會相當激進地降息——我認為現在下這個結論有點為時過早。」

IMF總裁警告:不要盲目跟隨聯準會 各國央行應堅持對抗通膨

2023年12月15日 20:15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當地時間週五(12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雖然聯準會暗示明年將調整貨幣政策,但世界各國央行不應過早放鬆,但有必要繼續堅持對抗通膨,直到物價完全穩定為止。   格奧爾基耶娃本週訪問韓國,出席「韓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研討會」。   格奧爾基耶娃在首爾對媒體表示:「有時候,一些

IMF總裁:高利率將持續,通膨下降還不夠快

2023年10月25日15:54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專題:第七屆未來投資倡議大會_FII Conferenc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週三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未來投資者倡議(FII)大會上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激烈衝突已經對週邊國家的經濟造成了衝擊。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東正在發生的事情是在增長緩慢、利率高企、償還債務的成本因新冠疫情和戰爭而上升的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