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被德國反超負利率退出時點要延後?
2024年02月15日21:59 智通財經APP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由於國內需求不振,日本經濟在連續第二個季度萎縮後意外陷入衰退,並失去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地位,這促使一些央行觀察人士推遲了對日本負利率政策何時結束的押注。 根據媒體消息,日本內閣辦公室週四公佈的初步報告顯示,2023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1.9%,反映物價上漲的GDP名目成長率為5.7%。 以年率計算,去年第四季日本國
2024年02月15日21:59 智通財經APP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由於國內需求不振,日本經濟在連續第二個季度萎縮後意外陷入衰退,並失去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地位,這促使一些央行觀察人士推遲了對日本負利率政策何時結束的押注。 根據媒體消息,日本內閣辦公室週四公佈的初步報告顯示,2023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1.9%,反映物價上漲的GDP名目成長率為5.7%。 以年率計算,去年第四季日本國
2024年02月15日12:42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一位頂尖的經濟預測師表示,繼2023年末的意外萎縮顯示日本經濟陷入停滯之後,本季日本經濟可能會再次負成長,這或讓日本央行大傷腦筋。 Yoshiki Shinke表示,預計經濟將連續三季負成長。他曾14次獲得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獎,傲視同儕。他說,“由於缺乏領先的引擎,日本經濟嚴重停滯。” 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
2024年02月15日18:34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失去動能,而OPEC+以外的供應持續擴大,可能造成全年原油供應過剩。 IEA在其月度報告中表示,與去年第三季相比,去年第四季全球原油消費成長放緩了約35%。該機構預計,2024年全年,全球原油需求的增幅為每天120萬桶,僅是去年增幅的一半。 「全球石油需求成長正在失去動能,」
2024年02月14日22:59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古爾斯比稱,即使未來幾個月物價漲幅略高於預期,聯準會重返2%通膨目標的道路仍將步入正軌,聯準會應該警惕在降息前等待太久的做法。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消CPI漲幅超過預期,因租屋成本飆升。古爾斯比表示,住房服務通膨與新租賃租金的市場數據”不一致”,儘管他預計價格壓力將恢復緩解,但周二的
2024年02月14日23:33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葛隆匯2月14日|聯準會古爾斯比:通膨率可能會高一點,但仍有可能達到2%;不支持等通膨率達到2%再降息;聯準會的通膨目標是基於PCE,而不是CPI;話雖如此,昨日的CPI數據令人困惑,這是我正在關注的事情。
2024年02月14日22:08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當地時間週二,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FSC)與民主黨人舉行了一場閉門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議員們追問鮑威爾,為什麼消費者對強勁的經濟沒有更多的熱情。伊利諾伊州民主黨眾議員Sean Casten稱:“這是每個人都在談論的事情。” 根據Casten的說法,鮑威爾回應說,對於低
2024年02月13日23:54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華爾街見聞 吳雨 在降息預期受挫後,全球外匯波動率降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但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川普與拜登之間的潛在對決以及聯準會降息週期的即將到來,勢必加劇日交易量高達7.5兆美元的外匯市場的波動。 策略師表示,由於川普候選資格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央行放鬆貨幣政策的前景,外匯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加劇。根據摩根大通(
2024年02月14日05:08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華爾街見聞 Nick Timiraos撰文稱,最新CPI數據可能會給聯準會等到今年年中的更多喘息時間。週二的通膨報告印證了聯準會官員為何先前對市場的樂觀預期不屑一顧。商品類價格下跌加速,而服務類價格上漲加速,這與一些聯準會高官希望看到的相反。 週二,有「新聯準會通訊社」之稱的知名財經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
2024年02月14日15:10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1月CPI超預期爆錘市場,美國通膨復燃了? 2月29日這個數據是關鍵驗證! 來源:華爾街見聞 李笑寅 PCE將比CPI更為重要。大摩預測,1月核心PCE月增速將小幅回升至0.29%,降息時點延至6月。 1月美國CPI重燃通膨擔憂,但華爾街預期1月PCE可能相對放緩,或在5月或6月下行至2%的目標。 隔夜,美國勞工統
2024年02月14日19:04 智通財經APP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湧入信貸市場的資金浪潮為投資者提供了一道屏障,使其免受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包括今年聯準會降息次數越來越少的前景。 儘管週二公佈的美國1月CPI數據超出市場預期,但高評級債券和垃圾債券的風險溢價則有所下降。公司債息差的持續走強凸顯了持續流入信貸基金的資金所造成的“麻木效應”,這意味著基金經理擁有大量可供投資的現金。即使是去年年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