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0年期國債升至年內高點 道明證券平倉多頭頭寸以獲利了結
2025年02月26日 00:41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道明證券策略師對1月份建倉的10年期美國國債多頭頭寸獲利了結,此前10年期美債近幾周大幅上漲,升至年內高點。 道明證券的Gennadiy Goldberg和Jan Nevruzi對做多10年期美債、目標位4.3%的推薦交易平倉; 此前1月10日以4.74%的收益率水平開倉。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週二一度下跌10個基點,至盤中低
2025年02月26日 00:41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道明證券策略師對1月份建倉的10年期美國國債多頭頭寸獲利了結,此前10年期美債近幾周大幅上漲,升至年內高點。 道明證券的Gennadiy Goldberg和Jan Nevruzi對做多10年期美債、目標位4.3%的推薦交易平倉; 此前1月10日以4.74%的收益率水平開倉。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週二一度下跌10個基點,至盤中低
2025年02月26日 00:04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日元升至四個多月來的最高水準,全球避險情緒和對日本央行的加息押注增加了日元的吸引力。 日元一度上漲0.8%,至1美元兌148.57日元,為10月11日以來最高水準。 美國總統特朗普擬加強美國半導體限制的計劃刺激了避險資產需求。 交易員對未來一年日元的看漲程度為10月初以來最高,因為他們押注日本央行將進一步加息。 隔夜指數互換完全
2025年02月25日 21:27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美銀首席策略師Hartnett認為,標普500指數創下新高所花的時間越長,難度就越大,投資者的疑慮也隨之增加。 相比之下,目前歐洲股市表現良好,中國股市也在上漲,甚至美國的債券市場也開始有所起色。 歐洲、中國股市閃耀表現下,美股顯得黯然失色。 週三,有「華爾街最準分析師」之稱的美銀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標普
美國2月份房產市場指數出現暴跌,特朗普關稅政策使建商對成本感到擔憂;美國勞動力市場依舊穩健,留意政府裁員所帶來的就業市場影響;歐、德2月份經濟陷入停滯,服務業增長勉強抵銷製造業溫和衰退;日本1月份CPI大幅走高,日本央行加息更加篤定。 更多詳盡的內容歡迎下載閱讀。
2025年02月24日 14:11 第一財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石破政府今年在財政政策上會盡量寬鬆,日本銀行在貨幣政策上會謹慎地加快加息步伐,日元匯率則處在兩難中。 上周有兩大故事。 第一個是美聯儲公佈上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表達了不急於重回降息的立場,但同時暗示可能調整量化緊縮政策,暫緩乃至停止縮表。 第二個故事是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下滑,對長期通脹的擔憂達到1995
2025年02月24日 08:52 智通財經APP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美國銀行(44.46-0.35, -0.78%, )上週五表示,防禦型消費必需品和醫療保健類股近期的表現好於美國股市其他板塊,這是對美國經濟的一個警示信號。 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個月里下跌了0.6%,而消費必需品類股(XLP)和醫療保健類股(XLV)板塊同一時期內分別上漲了6.8%和2.6%。 在過去一個月里,這兩
2025年02月24日 15:33 媒體滾動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財聯社2月24日訊(編輯 黃君芝)根據美國知名投行Stifel的說法,美國仍有可能在2025年遭遇一些預測人士所說的最糟糕的經濟情況,而在這種情況下,美股可能大跌。 Stifel首席股票策略師 Barry Bannister 是如今華爾街為數不多的看空者之一,他預測標準普爾 500 指數將在 2025 年底收於 5500 點左右,這
2025年02月24日 22:23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高盛(626.140.54, 0.09%, )稱,截至2月21日的兩周內,對沖基金以六個月來最快的速度撤出美國科技和媒體類股票,而此時,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英偉達即將公佈財報。 英偉達本周的利潤報告被視為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行業的風向標。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英偉達是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對標普500指數的權重為6.3%。
2025年02月24日 21:52 第一財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上週五,標普500大跌1.71%,創下該指數自2024年12月18日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天。 近階段,由DeepSeek引發的中國互聯網巨頭估值重估仍在持續。 恰逢「美國科技七巨頭」股價震蕩,關於「中國科技十姐妹」力壓「美國科技七巨頭」的說法不脛而走。 上週五標普500指數大跌1.71%,創下該指數自2024年12月18日以來表現最差的
2025年02月24日 14:53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轉自:財聯社 財聯社2月24日訊(編輯 周子意)華爾街大行高盛最新報告維持對中國A股和港股的“增持”立場,並指出人工智慧(AI)驅動的增長和流動性支援是關鍵催化劑。 據媒體週一(2月24日)報導,高盛分析師預計,港股將進一步受益於人工智慧的進步,而A股則存在追趕的空間,兩者間的差距未來可能會縮小。 隨著全球基金加大對中國的敞口,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