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08:54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華爾街見聞
巴克萊認為,稅率可能採用遞增模式而非市場預期的25%統一稅率,初期較低后逐步提高,還可能採取不同國家可能面臨不同的關稅稅率模式,類似於鋼鐵行業232條款的實施。 此外,AI晶片和半導體設備也面臨徵稅風險,與市場豁免預期不符。 關稅實施將對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半導體需求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美國半導體關稅即將出臺,時間窗口鎖定8月中旬至9月之間,影響可能會超出市場預期。
7月22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巴克萊在最新研報中稱,美國232條款半導體關稅徵收時間視窗已基本明確:最可能在8月中旬之後實施,最遲不超過9月。
據央視新聞4月15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豁免(智慧手機、電腦、晶元等電子產品“對等關稅”)僅是臨時舉措,只維持到美國政府制定針對半導體行業的新關稅方案之前。
該行分析師Simon Coles等指出,需要警惕的是,市場當前對25%一律徵稅的樂觀預期可能過於理想化,實際稅率可能採用遞增模式,影響超出市場預期。
巴克萊還補充道,AI晶元和半導體設備也面臨徵稅風險,並強調關稅將對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的晶元需求造成重大衝擊。
關稅實施時程表基本確定
據環球時報早前報導,4月13日,特朗普宣佈對半導體行業進行國家安全貿易調查。 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在即將進行的國家安全貿易調查中,我們將關注半導體和整個電子供應鏈。 」
巴克萊稱,根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的法律程式,商務部需在270天內向總統提交調查報告,總統隨後有90天時間決定關稅措施,並在15天內實施。
8月12日是中美休戰90天協定的截止日期。 中美雙方於5月12日宣布暫停加征部分關稅,這一休戰協定將於8月12日到期。 據人民日報5月12日消息,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90天內暫停實施24%關稅。
巴克萊指出,關鍵時間節點顯示,中美暫停加征關稅將於8月12日到期,預計將獲得延期。 總統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表態暗示,半導體行業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報告可能在本月底準備就緒,但會在藥品行業調查結束後推進,因為藥品被視為優先事項。
“考慮到當前時間進程,半導體行業關稅最可能在8月中旬之後實施,最遲不會超過9月,除非出現其他延誤因素。”
另外,巴克萊還提醒稱,與“對等關稅”不同,232條款下的半導體關稅一旦宣佈很可能會持續執行。
關稅稅率預期:25%可能只是起點
市場普遍預期的25%統一關稅率基於此前232條款調查的歷史先例,但巴克萊分析師認為這一假設可能過於樂觀,可能有以下兩種稅率模式:
遞增式關稅模式:考慮到美國本土晶圓廠建設成本較高,25%的稅率可能不足以推動製造業迴流。 政府可能採用階梯式關稅,初期稅率較低,隨時間推移逐步提高,給行業提供調整供應鏈的緩衝期。 這一模式已在汽車行業得到應用。
差異化稅率:不同國家可能面臨不同的關稅稅率,類似於鋼鐵行業232條款的實施。
影響超出預期
巴克萊將232條款視為半導體行業的重大風險,影響程度可能超出市場預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設備行業風險:即使是半導體設備也可能面臨分階段徵稅(初期0%,隨後遞增),這與市場此前的豁免預期不符。
AI晶元不確定性:儘管市場普遍認為AI半導體將獲得豁免,但分析師認為這一領域同樣存在徵稅風險。
需求衝擊時點:關稅實施將對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半導體需求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需要為潛在的行業調整做好準備。
關稅疊加效應:232條款關稅不會與「對等關稅」疊加徵收,只有產品中半導體部分的申報價值面臨行業關稅,非半導體部分仍適用互惠關稅。
行業巨頭表態:設備和材料豁免呼聲高漲
巴克萊在報告中還指出,主要半導體公司向商務部提交的公開意見具有重要影響力。
德州儀器強調美國製造晶片需保持全球競爭力,政府應推行支持美國製造業投資的政策,激勵各行業對美國原產晶片的需求。
台積電指出,對半導體設備徵收關稅會增加成本並延緩美國晶圓廠專案進展,任何關稅或限制措施都應為已承諾在美投資晶元製造的企業和投資者提供現實的調整時間。
英特爾同樣支援保護美國晶元製造商,並要求對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給予通融。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台。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台▪年度會員】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 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 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