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7月28日
資料來源:陶冬_譽世翱翔
上周是鮑威爾受難日。 白宮對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系統性攻擊變本加厲,務求逼迫聯儲減息,不過債市對此反應不大,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不跌反升。 美股則在大型公司的盈利支援下繼續走高,日港股表現良好,A股亦有進賬。 美元指數略有下滑。 油價、金價同告回落,比特幣高位下滑。 日本執政聯盟在上院選舉中小輸算贏,石破政府隨即與美國達成關稅框架協定。
特朗普近日視察了聯儲的裝修工地,並公開指責他們工程超預算,鮑威爾冷靜地作出了回應,凸顯出美國最高權力者與貨幣政策制定者之間的角力。 工程超標經常出現,白宮的真正目的是通過非常規施壓,迫使鮑威爾減息。 最高法院最近判詞之下,白宮任內解僱鮑威爾的機會不大,但會用盡方法騷擾他。
白宮襲擾戰術效果幾何,本周FOMC會議上可見分曉。 筆者相信七月減息機會甚微,市場定價看來也如此認為。 近日才有一些國家陸續與美國達成關稅共識,包括歐洲等多數國家尚未完成談判,而關稅生效最早8月1日,也可能進一步延遲。 聯儲有足夠的理由繼續觀察,白宮的攻勢只會增加鮑威爾聯儲多數人的抗拒心態。
但是也必須看到,聯儲去年啟動大幅減息時候美國通脹,遠高過目前的水準。 近來房租和其他服務業價格的下降,或許可以對沖關稅增加所帶來的商品價格上漲,同時經濟在溫和下滑中。 這個場景其實是可以減息也可以不減息,聯儲有空間選擇其一,球在聯儲的場上。
本周FOMC議息結果,也許要讓白宮感到失望。 FOMC多數成員在利率走向上均持觀望態度,他們應該會主張繼續按兵不動。 不過有少數人認為關稅對價格的影響比初時預期為小,其中理事沃勒幾乎肯定會提出異議,副主席鮑曼會不會公開分歧則未知。 筆者預期最終決議還是不調整利率。 記者會則可能被聯儲大樓翻修成本所干擾,鮑威爾會對此作辯護,但試圖將焦點拉回到經濟議題上。
以目前美國經濟的狀態,利率回歸中性水準的主張是合理的。 貨幣政策過於抑制性,對經濟和就業市場不利,也可能醞釀金融風險。 這是當初聯儲開啟減息週期的理由,也應該是最終重啟降息的主要原因。 橫在聯儲面前的障礙是關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從美日協定看,關稅戰最終的平均有效稅率,或遠低過4月2日“解放日”提出的水準,對物價的衝擊也許溫和。
基於此邏輯,筆者預計聯儲九月開始減息,最多拖到十月。 今年降息兩次,每次25點。 此時更重要的判斷,恐怕是明年的降息路徑。 哪怕鮑威爾任內的減息時機存在不確定性,下一任聯儲主席一定是白宮意志的堅定配合者,明年五月之後政策利率會迅速滑向2.75%的中性水準,不排除低過中性水準的長期趨勢。 明年政策確定性,筆者認為很高。
美日關稅談判達成了初步意向,但是細節仍在談判中,雙方對條款內容的解釋有相當差距。 在筆者看來,本次日本談判代表赤澤抵達華盛頓第一天就完成了部長級談判,分明雙方在之前已經達成了共識,只待日本上議院選舉結束后再公佈,避免協定衝擊選情。 此時達成協定,需要首相石破留任直至協議成為正式檔並被簽署。 這是戀棧的石破的如意算盤,也是筆者之前的預估。
然而,儘管石破不願退下,筆者相信他留任的機會不大。 石破成為首相本來就是自民黨內鬥下的意外,現在高市早苗和小泉進次郎已經虎視眈眈了。 下一任自民黨黨魁必須有團結黨內人士的魅力、有足夠派閥的支援、善於同在野黨溝通(甚至拉進執政聯盟)、阻擋新崛起極右政黨的衝擊。 筆者看好高市的機會,並認為日本會成為美國重塑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另外一件發生在日本的事情,同樣帶有分水嶺意義。 日本國債遭遇拋售,十年期收益率突破了1.6%,這是2008年4月以來的新高。 日本通貨膨脹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G7國家中最高的了,日本銀行需要推進利率水準正常化,而且需要加速。 由於關稅戰,日本央行暫停了加息程式,但是市場預期已經走到了前面,日本的資金成本已經大幅走高,僅上星期就上漲了超過10個基點。
日本銀行面臨著三難。 1)CPI停留在3%水平,對於長期處在通縮狀態的日本來講是很高的,央行必須推進貨幣環境正常化。 2)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引起居民的不滿,這不僅帶來社會和政治壓力,更弱化了消費信心。 3)日美關稅談判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連進口美國大米的額度何來都出現了羅生門。 這使得央行決策左右為難,留意本周例會後央行行長在記者會上的說法,可能暗示十月加息。
短期躊躇姑且不論,但是首先,筆者認為過了這兩個月後,日本央行應該會重啟小步快加的加息模式,政策利率在未來12個月,可能上漲100點以上,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明年上半年超過2%。 其次,2%的國債收益率對於資金流向意義重大。 日元套利交易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但是仍有巨量日本資金滯留海外收息。
日本民間部門大約有4.4萬億美元的資金存續海外,主要以債券、貨幣基金或股票的形式投資於海外資產。 由於日本長期實施零利率政策,他們曾經是最穩定的一股資金勢力,但是未來隨著日本加息、美歐減息,日本資金班師回朝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可能加速。 此趨勢對於全球資產價格是一個衝擊,對於日元匯率和日本股市則是利好。
本周有七個焦點,1)七月非農就業資料,預期160K,較上月大幅反彈,支援聯儲不減息立場。 2)美國第二季度GDP數據,預料增長2.6%(上期-0.5%),不過數據被關稅戰所帶來的進口暫停所扭曲,最終國內需求大約在0.6%上下。 3)FOMC會議上估計利率維持不變,理事中可能有兩張反對票,鮑威爾強調觀察關稅戰影響。 4)歐元區第二季度GDP,預計增長為零(上期0.6%),關稅戰衝擊信心。 5)日本銀行例會,相信政策利率保持在0.5%不變,記者會上或許有暗示十月重回加息。 6)自民黨黨魁選舉應該有細節浮現。 7)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估計談判取得進一步進展。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本週 07/28 – 08/03 重要事件與數據
重要經濟數據
。07/29 (二) 美國S&P/CS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JOLTs職位空缺、諮商局消費者信心指數
。07/30 (三) 美國ADP就業人數、第二季實際GDP年化季增率
、第二季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增率、歐德第二季GDP年增率
。07/31 (四) 美國初領及續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核心PCE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中國製造業、服務業PMI
。08/01 (五) 美國失業率、非農就業人數
其他重要事件
。07/28 (一) 中美經貿會議(至7/30)
。07/31 (四) 聯準會利率決議、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發表講話、日本央行利率決議、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發表講話
重點關注:中美貿易磋商和8月1日關稅「大限」無疑是焦點中的焦點,其結果將直接牽動全球貿易神經。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備受矚目。美國還將公布關鍵的非農就業數據、GDP和PCE數據。亞洲方面,日本央行將公布目標利率。按慣例,中國7月底將召開政治局會議。中國也將發布官方制造業PMI數據。美股財報季進入高峰期,微軟、Meta、蘋果、亞馬遜、高通、波音公司、星巴克公布財報。
資料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51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