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09:26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財聯社9月16日訊(編輯 瀟湘)隨著美聯儲正式步入9月議息周,許多投資者眼下正期待著美聯儲本周晚些時候的降息,能提振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
然而,Leuthold Group首席投資官Doug Ramsey在本週一卻指出,投資者可能不應高興的太早——需要謹慎對待市場當前的降息預期。
Ramsey探討了這樣一種情境:即本周美聯儲的降息——基於聯邦基金期貨合約的交易活動,投資者已將其視為既定事實,但可能會對投資者和消費者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Ramsey認為最大風險在於:降息對提振製造業活動或重振房地產市場的作用有限——後者自2022年美聯儲啟動加息以來基本陷入停滯。 相反,隨著通脹壓力再度加劇,長期國債收益率可能在降息后攀升。 若此情景成真,降息效果恐將適得其反。
回望歷史,Ramsey表示,在評估美聯儲本周可能降息的影響時,至少有一個值得投資者重新審視的案例可以借鑒。
2007年重演?
Ramsey指出,2007年9月美聯儲首次降息時,當時的經濟背景與投資者眼下面臨的局面,存在著顯著的相似之處。
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自2005年觸及峰值后持續走弱,勞動力市場同樣疲軟,而通脹水準則高於聯儲預期。
Ramsey指出,2007年時的美聯儲政策制定者曾期望降息能為房地產和勞動力市場注入活力。 但實際效果卻適得其反——這兩大領域仍持續疲軟,而通脹卻加速攀升。
“2007年降息的初衷是刺激經濟的疲軟領域,結果卻反而刺激了本已強勁的通脹,”Ramsey稱。
展望如今,Ramsey表示,當前還並未出現類似2008年那樣的重大危機醞釀跡象——當年最嚴重的危機就爆發於美聯儲首次降息約一年後。
但通脹再度加速,仍可能給投資者和經濟帶來問題。 低收入美國消費者已難以應對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物價的急劇上漲。 對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是物價上漲可能阻礙對新業務的投資。
這進而可能對企業盈利和股市產生連鎖反應。
正如Ramsey在評論附圖中所示的,2007年的首次降息推高了物價,但並未帶動企業新訂單增長——這點可通過ISM的服務業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得到驗證。 這兩項指標均被投資者密切關注,並被視為關鍵經濟先行指標。

當PMI衡量的價格上漲而新訂單停滯時,股市往往會走弱。 而儘管美股迄今仍保持韌性,但最新數據其實已顯現出了類似動態。
風險醞釀
誠然,過去三個月華爾街的企業盈利預期持續上調,這有助於市場抵禦短期衝擊。
但Ramsey指出,當前市場估值已處於高位——過往標普500指數在美聯儲降息週期中,還從未出現如此高的遠期市盈率,這意味著未來數月若形勢惡化,風險將全面爆發。
Leuthold Group目前預測美國CPI同比增速將在2025年底前加速至3.5%。
“很難想像3.3%或3.4%的通脹率不會對股市造成衝擊,尤其當美聯儲釋放可以容忍該水平的信號之時,”Ramsey表示。
事實上,除了Ramsey外,其他不少華爾街機構也已經注意到了本周美聯儲降息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 BTIG分析師Jonathan Krinsky警告稱,若美聯儲週三如預期降息,市場可能出現“賣事實”的拋售反應,並稱這或將引發自4月以來最大跌幅。
所謂「買預期賣事實」指投資者在預期事件或結果公佈前推高資產價格,待結果揭曉後漲幅部分或全部回吐的行情模式。
FactSet數據顯示,在美聯儲正式步入議息周之際,“買預期”行情顯然仍在持續上演。 標普500指數周一收盤上漲0.5%,至6615.28點,創下歷史新高;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上漲0.9%,創下新高; 道指則上漲了0.1%。
(財聯社 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