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10:37 滾動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11月11日訊(編輯 卞純)市場擔心,過去幾年“狂飆”的科技股可能會重蹈互聯網泡沫破滅的覆轍。 儘管關於人工智慧(AI)是否處於泡沫之中存在很多爭論,但歷史經驗表明,投資者可關注一些預警信號,以瞭解AI熱潮是否已經見頂。
高盛策略師日前表示,他們認為,市場對人工智慧的狂熱存在重蹈21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滅覆轍的風險,但眼下AI行情仍有上漲空間。
該行全球市場研究團隊高級顧問Dominic Wilson與巨集觀研究策略師Vickie Chang在上周日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目前股市看起來不像1999年那樣,但AI熱潮與21世紀初狂熱景象愈發相似的風險正在上升。
“我們認為,隨著AI投資熱潮持續,上世紀90年代積累的失衡風險可能會愈發明顯。 近期已能看到與90年代熱潮拐點相似的跡象,“高盛在報告中稱,並補充道,當前的AI交易行情與1997年(也就是泡沫破裂前幾年)的科技股走勢頗為相似。
Wilson和Chang指出了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出現的五大警示信號,並提醒投資者密切關注:
1.投資支出達到峰值

上世紀90年代,科技設備和軟體領域的投資支出升至「異常高位」,並在2000年達到頂峰,當時電信和科技行業的非住宅投資升至佔美國GDP的15%左右。
高盛分析顯示,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幾個月里,這類投資支出開始大幅下滑。
策略師們表示:「因此,高估值資產價格對實際支出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 」
投資者對大型科技公司今年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大舉投資越來越警惕。 亞馬遜、Meta、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蘋果2025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將達到約3490億美元。
2.企業利潤開始下降

企業利潤在1997年左右達到頂峰,之後開始下降。
“盈利能力在熱潮結束前很久就已見頂,”分析師們寫道,“儘管公佈的獲利率仍較為強勁,但在熱潮後期,巨集觀數據顯示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時,股價卻在加速上漲。 ”
目前企業利潤看起來仍很強勁。 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指數第三季度的綜合凈獲利率約為13.1%,高於12.1%的5年平均水準。
3.企業債務迅速攀升

高盛分析顯示,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企業債務規模持續擴大,企業債務與利潤的比率在 2001年(泡沫正破裂時)達到峰值。
策略師們表示:「投資增加疊加盈利能力下降,導致企業部門財務平衡(儲蓄與投資差額)陷入赤字。 」
部分大型科技公司的AI支出通過舉債融資。 例如,Meta在10月底通過發行債券籌集了300億美元,以支援其人工智慧支出計劃。
不過高盛補充稱,如今大多數企業似乎依靠自由現金流為資本支出融資,企業債務與利潤的比率也遠低於互聯網泡沫頂峰時期。
4. 美聯儲降息
上世紀90年代末,美聯儲正處於降息週期,這是推動股市走高的因素之一。
高盛寫道:「降息與資本流入為股市火上澆油。 」
美聯儲在10月份的政策會議上將利率下調了25個基點。 根據CME的FedWatch工具,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再次降息25個基點。
雷·達里奧等市場專家警告稱,美聯儲的寬鬆週期可能會助長市場泡沫。
5.信用利差擴大

高盛指出,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信用利差出現擴大。
信用利差指債券或信貸工具收益率高於國債等基準收益率的部分——投資者感知風險上升並要求更高回報作為補償時,信用利差就會擴大。
目前信用利差仍處於歷史低位,但近幾周已開始擴大。
ICE美銀美國高收益債指數(High Yield Index Option-Adjusted Spread)顯示,截至上周,信用利差上升至3.15%,較10月底的2.76%擴大了39個基點。
高盛策略師表示,上世紀90年代,這些警示信號在互聯網泡沫實際破裂前至少兩年就已出現,並補充稱,他們認為AI交易行情仍有上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