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 08:50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華爾街見聞
據美銀數據,包括Alphabet、Meta、微軟和甲骨文等“超大規模供應商”發行的一籃子債券,其收益率相對於美國國債的利差已攀升至0.78個百分點,創下特朗普關稅引發市場動蕩以來的最高水準,這可能是對整個AI敘事進行風險重估的一個“領先指標”。
投資者對大型科技公司AI支出的擔憂已蔓延至債券市場,超大規模雲計算企業債務利差創下數月新高,這可能是對整個AI敘事進行風險重估的一個“領先指標”。
最新的導火索是,巴克萊銀行下調了甲骨文的債務評級。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11月11日,該行警告稱,甲骨文為履行其AI合同而進行的龐大資本支出,已遠超其自由現金流的支撐能力,迫使其嚴重依賴外部融資。
影響並非局限於單一公司。 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由所謂「超大規模供應商」(hyperscalers)——包括Alphabet、Meta、微軟和甲骨文等正在建設龐大數據中心的公司——發行的一籃子債券,其收益率相對於美國國債的利差已攀升至0.78個百分點。

這是自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計劃引發市場動蕩以來的最高水準,也遠高於9月份的0.5個百分點,標誌著市場正在對該行業的風險進行廣泛的重新定價。
這場拋售潮與近期科技巨頭密集的融資活動直接相關。 過去七周,科技公司發行了超過1200億美元的債券,主要用於為數據中心建設提供資金。 投資的龐大規模引發了市場對產能過剩、長期盈利能力和能源需求的擔憂。
甲骨文:債務壓頂的“金絲雀”
在這場信貸市場的風波中,甲骨文的處境尤為突出,成為觀察整個行業壓力的一個縮影。 巴克萊將其債務評級下調至「低配」(Underweight),相當於“賣出”建議,並警告稱其最終可能淪為BBB-評級,距離垃圾債僅一步之遙。
巴克萊分析師Andrew Keches在報告中預測,甲骨文從2027財年(始於2026年6月)起將面臨嚴重的融資缺口,並可能在2026年11月耗盡現金。 其困境的核心在於高企的槓桿率。 數據顯示,甲骨文的債務股本比高達500%,而同行亞馬遜為50%,微軟為30%,Meta和谷歌則更低。
甲骨文債券的二級市場表現也印證了投資者的擔憂。 據《金融時報》編製的一項指數,自9月中旬以來,甲骨文的存量債券價格下跌了近5%,而追蹤美國高評級科技債的ICE數據服務指數同期僅下跌約1%。 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也曾指出,甲骨文的增長過度依賴於少數AI公司(如OpenAI)的大額承諾,這構成了重大風險。
萬億資本需求:從科技巨頭到信貸市場的壓力傳導
甲骨文的困境並非孤例,而是整個行業在AI投資熱潮下面臨壓力的一個側面。 摩根大通的策略師團隊警告稱,構建AI基礎設施將耗資超過5萬億美元,需要“每一個公開資本市場以及私人信貸、另類資本甚至政府的參與”。
為了支撐這一輪擴張,科技巨頭正以極快的速度發行債券。 儘管這些公司合計持有約3500億美元的現金及投資,並預計在2026年產生約7250億美元的運營現金流,但它們仍然選擇了大規模舉債。 投資者的擔憂在於,這可能標誌著科技行業正從保守的財務策略轉向更高槓桿的運營模式。
近期的幾筆大規模交易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
Meta在10月底完成了300億美元的債券發行,為2023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公司債交易。 此前,該公司還達成了一項270億美元的私人債務協定,以資助其數據中心建設。
Alphabet在11月初發行了250億美元的債券。
甲骨文則在9月份出售了180億美元的債券,用於資助包括為OpenAI建設“Stargate”數據中心在內的基礎設施租賃。
健康回調還是長期警報?
信貸市場的壓力正沿著AI產業鏈向下傳導,一些規模較小的核心參與者也感受到了寒意。 數據中心運營商CoreWeave的股價在過去兩周內下跌超過20%,與大型科技股的債券拋售同步。
據悉,CoreWeave近期因預計數據中心建設延遲而下調了年度收入預期,導致其股價進一步下挫。 與此同時,據LSEG數據,防範該公司債務違約的成本急劇上升,其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利差已從10月初的低於350個基點飆升至505個基點。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為債券市場的拋售是壞消息。 一些分析師認為,在如此大規模的債券供給之後出現價格回調是市場的健康表現。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宏觀策略師George Pearkes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只要市場仍在為增量風險定價,就是一個好跡象。 我擔心的是在新債供給增加時市場反而上漲,而不是拋售。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 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 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