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6日
當別人說我們看起來忙碌又充實的時候,我們必須笑著回答自己只是窮忙而已。生意伙伴之間打招呼,也是先從忙不忙碌聊起,在商場上「忙碌」這個字眼,被當做公司業績成長和個人能力優秀的代名詞。
因此,有些人動不動就說自己很忙,上司交辦工作給他,他一定要先說自己沒時間來吊足上司胃口,再喜孜孜地裝出臨危受命的樣子。這種人常常會炫耀自己的工作繁重,還有排得滿滿的行程表。
不瞭解內情的人還以為他們能力有多高超,但老同事之間都很清楚,這類型的人做事不得要領,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有效完成工作。事實上,他們經常無法在期限內完成工作,而且總是用自己很忙當藉口。對那些「喜歡裝忙」的人來說,「我很忙」這句口頭禪[1]是在炫耀自己能力優秀,深得上司器重。可是說穿了,他們只是想表現得很忙罷了。
能者不裝忙
不過在商場裡,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說自己很忙。他們會好好掌握自己的工作量,制定可如期完成工作的計畫和策略,發揮高度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執行力,以驚人的效率處理完工作。
真正能者多勞的人,深受上司和下屬信賴,處理重要工作的機會也愈來愈多,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工作的能力也逐步提升。反之,整天裝忙的傢伙工作慢不說,工作表現也不怎麼優秀,只好繼續佯裝自己很忙了。
藉口一大堆
用藉口或辯解安慰自己
有些人工作失敗時,一定會替自己辯解或找藉口。比方說上司要求他們說明失敗原因,他們就會先來上一段無奈的開場白,再補充一長串的藉口替自己開脫。至於對方願不願意接受他們的藉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我們都習慣用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解釋事情。
例如辛苦整理的企劃案不被採納,你可能會安慰自己,落選純粹是公司缺乏時間和人力的關係。或者,原本確信可以到手的業績突然變卦,你反過來嫌棄客戶不好,還安慰自己一定會遇到更好的客戶。
換言之,在無法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我們會把責任歸咎於外在因素,捏造出對自己有利的藉口來說服自己,達到安撫心靈的作用。在心理學裡,這樣的心態叫做合理化(註一)。
害怕失敗,所以事先找藉口
也有人都還沒有開始,就先準備各種藉口了。例如在接受升遷考試的時候,說自己整天忙著工作,根本沒有時間準備考試。或是即將進行重要簡報的時候,說自己剛好要準備兩場簡報,所以沒有太多時間做準備。
事先替自己找好藉口,萬一升遷考試沒過或簡報沒被採用,也可以安慰自己這是非戰之罪,說不定上司和同事也就不追究了。在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事先安排一個對自己不利的條件(Handicap),以免失敗的時候自尊心受傷,這又稱為自我設限。
萬一真的失敗了,就可以說是條件不利的關係,不是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夠。反之,成功的話,就可以說自己的實力扭轉了劣勢。反正不管怎麼說,都能保護自尊心不受傷害。
文/齊藤勇
出處 Cheers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