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Economic 經濟・新聞

國君宏觀董琦:美國勞動市場降溫的五大跡象

國君宏觀董琦:美國勞動市場降溫的五大跡象

2023年11月13日16:33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本文作者:董琦、郭新宇,資料來源:宏觀琦談,原文標題:《【國君宏觀】美國勞動市場降溫的五大跡象-國泰君安( 15.090 , 0.00 ,(15.1400.050.33%)

  國泰君安董琦團隊指出,新增非農業就業被連續下修、勞動市場缺口收窄、高利率的影響,失業率上升趨勢等五個因素可以看出美國勞動市場降溫的跡象。

摘要:

美國勞動市場降溫的跡象。我們總結了美國勞動市場降溫的五大跡象,往後看,預計勞動市場仍將繼續走弱:

(1)2023年以來,新增非農業就業被連續下修(僅7月除外),而從歷史上來看,新增非農就業的連續大幅下修一般對應著經濟下行期(甚至衰退期) 。

(2)職缺數和勞動市場缺口快速收窄,就業市場的緩衝區縮小,後續經濟降溫對就業的直接衝擊將更加明顯。

(3)高利率對行業就業的「深入影響」正在體現,當前僅對利率最不敏感的教育醫療行業,仍保持較強的就業韌性,而此前對新增就業貢獻較大的休閒酒店、專業和商業服務已經明顯降溫。

(4)失業率上升將是趨勢,每月至少約22萬以上的新增非農業就業,是失業率維持穩定的條件。但在新增非農業就業趨勢降溫的背景下,每月新增非農業就業重返22萬以上的難度較高。

(5)其他就業指標來看,週度的初請失業金和續領失業金人數,在10月初再次開始重新回升。每月新增ADP就業人數,三個月移動平均數已降至12.7萬人,為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往後看,美國第三季經濟的高成長,大概率不可持續,第四季經濟將再次放緩,下行因素包括勞動市場的走弱、金融條件的收緊、學生貸款的重新償還、股市下跌帶來的財富效應減弱、居民違約率上升等。而近期公佈的數據大多不如預期,包括就業數據和PMI數據,這可能也是經濟降溫的初步跡象,中期來看,仍不能排除溫和衰退的可能性,這意味著海外緊縮週期的結束已經不遠。

正文

  1.新增非農業就業的連續下修

自2023年以來,新增非農業就業被連續下修(僅7月除外),而從歷史上來看,新增非農就業的連續大幅下修一般對應著經濟下行期(甚至衰退期)。2023年1月至9月,新增非農業就業已被累計下修約33.7萬人。

美國經濟數據的公佈與修正,主要是為了兼顧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公佈初值後再根據此後得到的最新信息進行修正,數據修正並非服務於政治目的或其他特定目標。以非農就業數據為例,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在10月6日公佈9月新增非農就業的初值,並在11月3日公佈10月新增非農就業的初值的同時,對9月和8月的新增非農就業數據進行修正,這是因為BLS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又收到了更多對9月和8月就業數據的調查反饋,BLS根據這些最新得到的回饋數據,對9月和8月數據進行修正。每個月的就業數據都會經歷初值、修正值和終值,以8月新增非農就業數據為例,在11月3日公佈的對8月就業數據的修正,為最終值,後續不再對8月就業數據進行月度修正(但後續仍會有年度修正和五年度修正)。

自2023年以來,新增非農業就業的連續下修,可能與美國勞工部(BLS )對企業的調查方式有關,在經濟下行期時,效益越低、裁員越嚴重的企業(一般為中小企業) ,回饋BLS調查的時間越晚,因此BLS在公佈新增非農就業的初值時,可能並沒有把這些企業統計進去,而後續BLS又根據新收到的調查反饋,對初值再進行修正。

  2.勞動市場缺口收窄,經濟降溫對就業的直接衝擊將加大

職缺數和勞動市場缺口快速收窄,就業市場的緩衝區縮小,後續經濟降溫對就業的直接衝擊將更加明顯。職位空缺數和勞動力市場缺口,是勞動力市場降溫的“緩衝區”,經濟動能走弱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將首先體現在職位空缺數的下降或勞動力市場缺口的縮小,當職位空缺數和勞動力市場缺口相對較小時,經濟的降溫可能才會在新增非農就業和失業率上表現得較為明顯。但目前兩者均明顯下降,截止今年9月份,美國職缺數已下降至955萬,職缺率也降至5.7%(雖然中間有反覆),同時從三季開始,失業率也開始攀升,截止10月份,失業人數已升至651萬人,告別了過去徘徊一年多的約600萬的水平,勞動力市場缺口也降至319萬。這意味著就業市場的緩衝區已經明顯收窄,後續經濟的降溫,將更直接衝擊就業市場,在新增非農業就業和失業率上將反映得更明顯。

3.產業層面:高利率對產業的深入影響正在體現

高利率對經濟的深入影響正在體現。從產業角度來看,先前對利率相對不敏感的教育醫療、專業和商業服務、休閒與飯店,是新增就業的主要來源。但截止2023年10月,僅對利率最不敏感的教育醫療產業,仍維持較強的就業韌性,而另外兩個產業就業人數已明顯降溫。顯示即便是對利率不敏感的行業就業,似乎也開始對高利率作出反應,高利率對該行業的「深入影響」正在體現。

  4.失業率上升將是趨勢

每月至少約22萬以上的新增非農業就業,是失業率維持穩定的條件。疫後,由於勞動供給快速修復(移民增加、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等),平均每月新增勞動力約24.1萬人(疫情前約為13.2萬/月),因此若要維持3.5%的失業率,則需平均每月新增非農就業約22.5萬人(22.5=每月新增勞動力*(1-失業率)*非農就業佔總就業比重=24.7*96.5%*97%)(疫情前約12.3萬/月),若要維持4.0%的失業率,則需要平均每月新增非農就業約22.4萬人(失業率來自於家庭部門調查,新增非農就業來自於企業部門調查,因此短期兩者走勢可能有所背離,但長期趨勢是一致的)。

  但在新增非農就業趨勢性降溫的背景下,每月新增非農就業重返22.4萬以上的難度較大,新增就業機會大概率難以滿足如此快速的勞動力供給增加,三季之後失業人數的上升,也是勞動市場這種供需切換的側面反映。考慮到後續勞動供給速度大概率放緩,因此失業率穩定所要求的每月新增非農就業大概率也將下滑,但考慮到職位空缺數的下降和經濟降溫對就業市場的進一步衝擊,預計實際每月新增非農就業可能也不能滿足失業率穩定所要求的水平,失業率大機率仍將呈現上升趨勢。

  5.其他勞動市場降溫的指標觀察

  除了每月的非農就業報告和JOLTS報告,還有其他相關的就業數據,多數也反映勞動市場的降溫:

  (1)週度的初請失業金和續領失業金人數,在6月下旬趨勢性下行之後,在10月初再次開始重新回升。

  (2)每月新增ADP就業人數,在第三季後整體呈趨勢性下行,截止10月份,三個月移動平均數已降至12.7萬人,為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