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08:54 第一財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關注戰略儲備、地緣政治和關稅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截至周三收盤,國際油價已連續五個交易日回落,區間跌幅近5%。
隨著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外界開始評估其包括國家能源緊急狀態在內的一系列能源政策的潛在影響,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的前景。 然而在不少市場人士眼中,這位美國總統新一輪行政命令最終對油價影響的傳導需要時間,而且可能存在溢出效應的風險。

關稅計劃:偏利多
特朗普上任首日簽署了貿易備忘錄,命令聯邦機構在4月1日前完成對一系列貿易問題的全面審查。 其中包括對美國持續的貿易逆差、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以及夥伴國之間的貨幣操縱的分析。
隨後新一輪關稅決定接踵而至。 美國總統宣佈,計劃從2月1日開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關稅,並對歐盟等貿易夥伴發出了類似警告。
需要注意的是,對加拿大加征關稅可能將推高美國本土油價。 在截至去年11月30日的12個月內,加拿大出口了大約1420億加元(約合980億美元)的原油,其中大部分運往美國煉油廠。 CFRA Research副研究主任格裡克曼(Stewart Glickman)表示,對加拿大石油徵收25%的關稅“就像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說,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中西部約15個州的居民可能需要為普通汽油每加侖額外支付20美分至25美分。 因為儘管美國希望其汽油完全來自國內,但其煉油廠需要重質/含硫和輕質/低硫原油的組合,而加拿大是重質/含硫原油的較大來源之一,產量遠遠超過美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即將迎來油價季節性上漲的視窗期。 GasBuddy石油分析主管德哈恩(Patrick De Haan)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三個因素造成的:煉油廠維護、春季氣溫上升導致的需求增加以及改用更環保的夏季混合汽油的成本。 煉油廠傾向於在2月左右汽油需求最低時進行維護,而4月至6月通常標誌著夏季混合燃料生產的“過渡季節”。 他預計,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在2月至春季價格峰值(通常在4月或5月)之間每加侖上漲25美分至75美分。
德哈恩表示,若關稅威脅按計劃實施,中西部和大湖地區的汽油價格可能會上漲,甚至超過往常的季節性漲幅,取決於政策實施的細節及實際供需端的影響。
能源緊急狀態:短期或難見效
作為首批簽署的行政命令,特朗普上任伊始便宣佈“國家能源緊急狀態”,以支援他促進國內化石燃料生產的承諾。 “我國能源基礎設施的完整性和擴展…… 是保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當務之急。 」聲明稱。
不過在格裡克曼看來,美國正處於某種能源緊急狀態的想法“與現實不符”,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國。 一些石油公司實際上並不想生產那麼多,部分原因是過度生產石油會破壞油井,導致未來產量下降。 “石油公司對相對較低的油田再投資感到非常滿意——每1美元的運營現金流約為45至50美分——然後將大部分超額部分以股息和回購的形式發送給股東。”
德哈恩也傾向於觀察油氣行業的態度。 雖然特朗普側重於放寬允許石油公司鑽井的法規,但經濟因素決定了他們的潛在反應以及提高產量的速度。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數據,截至1月10日,美國原油日產量為1348.1萬桶,略低於去年12月中旬創下的極值1363.1萬桶/日。 該機構的最新月度市場預測顯示,預計今年美國原油產量可能小幅增加至1370萬桶左右。
摩根士丹利在本周發佈的報告中寫道,特朗普的政策不太可能刺激短期能源投資或改變美國的產量增長曲線,然而,這可能會緩和精鍊產品需求的潛在壓力。
增加戰略儲備:取決於採購速度
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承諾補充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也可能有助於收緊石油供應並推高汽油價格。
2022年,拜登政府根據緊急聲明從SPR出售了1.8億桶石油,這是該儲備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以幫助應對俄烏衝突后本土汽油價格的上漲。 美國能源部於2024年11月宣佈,已向儲備區交付了總計2億桶原油,以取代已售出的原油。 截至1月17日,SPR共有3.946億桶,依然遠低於其7.135億桶的儲存能力。
德哈恩表示,正如特朗普所提議的那樣,將SPR“填滿”意味著回購超過3億桶原油,如果短期內完成的話,很可能會引發更高的油價,因為這一數量的石油是巨大的。
美國銀行資產管理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高級投資策略師哈沃斯(Rob Haworth)表示,重新填充SPR可以“被視為價格下限”,但這將取決於購買的速度和價格。 他說,拜登政府在16個月內的購買總量約為5000萬桶,以這種速度再增加3億桶將需要8年多的時間。 “快速補充SPR將使美國產量大幅增加,否則政府將需要容忍更高的購買價格來實現這一目標。”
哈沃斯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可以決定提高石油產量,這將有助於特朗普政府實現補充SPR和降低能源價格的目標,但這不利於刺激美國的額外產量。 他預計,今年美國基準WTI原油的價格將在60美元至80美元之間波動,直到市場明確歐佩克和特朗普政府的行動。
俄烏和談前景:偏利空
今年年初,國際油價一度上漲超7%,主要原因是拜登政府宣佈了對俄羅斯能源體系企業、船隻和個人的新一輪制裁。 受此影響,大量出口原油可能滯留在俄羅斯國內,機構預測影響範圍在75萬桶至100萬桶之間,新一輪政策令將可能迫使主要買家從中東和其他地區尋求替代供應。
從近期事態發展看,俄烏局勢有望在年內迎來轉機。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聯邦安全會議常務委員會視頻會議上表示,俄方對與美國新的行政當局就烏克蘭衝突開展對話持開放立場。 普京還表示,俄方從未拒絕與美國當局進行對話,俄方準備同任何一屆美國政府進行平等合作。 但雙邊合作應基於平等和相互尊重以及考慮到俄羅斯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其中包括在鞏固戰略穩定與安全方面的作用。
高盛在近日發佈的報告中稱,特朗普政府可能希望避免俄羅斯石油產量的大幅持續下降,因為其目標是降低美國能源價格。 在此背景下,高盛維持了俄羅斯產量和全球油價的預期不變,預計2025年俄羅斯產量為1060萬桶/日,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25年均價為76美元/桶。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週三加大對俄羅斯施壓,要求該國通過談判結束與烏克蘭衝突。 他威脅稱,如果俄羅斯拒絕迅速結束戰鬥,將對其予以經濟處罰,“美國將聯合其他國家,對進口的俄羅斯商品徵收更高關稅及實施其他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