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20:55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使得美國與歐元區之間的短期通脹預期出現自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程度的分化。
在特朗普將進口關稅提高至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之後,一項衡量美國一年期通脹預期的市場指標大幅上升。 相比之下,歐元區的同類指標卻大幅下跌,兩者之間的差距擴大到超過兩個百分點,為2021年創下歷史紀錄以來的最大差距。
這種分化成為支撐投資者偏好德國國債而非美國國債的一個關鍵因素。 由於美國通脹頑固,美聯儲在降息問題上的謹慎態度可能會限制美債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而相比之下,隨著高關稅開始衝擊歐元區經濟,歐洲央行的降息路徑則更為明確。
本週四和週五,交易員將密切關注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和生產者物價指數數據,尋找新關稅是否已引發通脹的跡象。

談到對歐洲的影響時,PineBridge Investments全球多資產主管Michael Kelly表示:「歐洲和亞洲的增長受到更嚴重威脅。 “他補充說,市場此前對德國上個月宣佈的大規模財政支出計劃的潛在緩衝效應過於樂觀了。
Kelly表示,最近幾周,PineBridge已將資金從股票轉向德國和英國國債,而不是美債。 他認為,與歐洲央行相比,美聯儲“幾乎沒有操作空間”。
目前,美國通脹率仍高於官方目標,而特朗普大規模驅逐移民計劃也可能因導致勞動力市場緊張而進一步推高物價。 儘管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的Bill Ackman警告稱,美國可能面臨一場“經濟核冬天”,但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迄今為止仍表示他會堅持立場,不會過早放鬆政策。
不過,美歐之間的長期通脹預期聯動性更強,這表明市場認為此次通脹是一次性衝擊,將隨著經濟放緩加劇而逐步消退。
Post Vie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