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7日 14:35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在美國與歐盟7月達成貿易協定后,如今歐洲企業開始叫停對美出口,抱怨新增的繁瑣手續,並警告未來或進入新的不確定時期。
核心問題在於,美國政府將50%的鋼鋁關稅擴展至數百種含鋼鋁製品,遠高於雙方此前商定的15%普遍稅率,令大量歐洲製造商面臨更沉重的負擔。 關稅覆蓋範圍已從鋼鋁原料、零件擴大至電機、泵、機床和工程設備等。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協會(VDMA)警告稱,目前約30%的歐盟對美機械出口被徵收50%的關稅,整個行業正遭遇“生存危機”。 這種局面使得7月的協議面臨瓦解風險。 歐洲議會內部對協議的不滿情緒上升,議員們表示可能要求修改相關立法,重新評估對美零關稅待遇。 部分企業已採取行動。 德國農業設備製造商克羅內集團暫停對美出口並停產部分產品,百余名工人被迫休假。 公司正在考慮將部分貨物轉運至墨西哥和加拿大。
美國企業也受到影響。 約翰迪爾在德國的工廠約20%的產量銷往美國,公司表示將通過成本控制來緩衝衝擊,但不會將生產遷至美國。 根據行業測算,一台價值100萬美元、含鋼量20%的機械,按新規將面臨22%的綜合關稅。 美國方面計劃每四個月審查一次關稅清單,進一步加劇不確定性。
歐盟方面則要求將機械產品的關稅上限定為15%,類似於此前對汽車、半導體和醫藥等行業的安排。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表示,美歐應攜手應對來自其他國家的低價鋼鐵衝擊。 然而,即便是未直接列入關稅清單的產品,也可能因供應鏈追溯要求而受累。 例如,注塑機被列入加徵清單,導致其使用的閥門供應商也必須提供鋼材來源、價格等細節,否則可能遭罰。
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歐洲機械製造商而言,在美國本土擴產困難,部分企業雖計劃在美建設小型生產線,但缺乏熟練工和高昂成本使得生產複雜設備幾乎不可行。
VDMA駐美顧問指出,美國製造商自身也可能首當其衝,因為他們依賴的進口機械將變得更昂貴,甚至面臨供貨短缺。
目前,歐美雙方雖提出建立配額制度的設想,以允許部分歐盟鋼鋁以較低關稅進入美國,但尚無實質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