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17:25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10月11日訊(編輯 周子意)英國一家大型交易平臺向一些投資者發出了嚴厲警告:不要將加密貨幣納入投資組合。
從背景來看,英國長期以來對散戶投資者不得參與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票據(ETNs)的禁令已於10月8日解除。 ETNs是一種與一種或多種特定資產挂鉤的債務工具。
在禁令解除的情況下,通過受監管的交易所,散戶投資者能夠建立數位代幣的敞口,這對那些指望藉助寬鬆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獲利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場“狂歡”。
謹慎投資
新的規定引發了英國最大的散戶交易平臺Hargreaves Lansdowne迅速出面警告,該公司敦促英國的散戶投資者要保持謹慎。
Hargreaves Lansdowne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的觀點是,比特幣不屬於任何資產類別,我們也不認為加密貨幣具備能夠使其被納入投資組合以實現增長或收益目標的特性,而且不應將其作為説明客戶實現財務目標的手段。 ”
“對於加密貨幣而言,無法對其進行性能方面的分析,而且與其他替代性資產類別不同,它本身並無內在價值。”
英國撤銷對加密貨幣ETNs禁令的舉措,此前當局稱之為,將有助於“推動英國加密貨幣行業的增長和競爭力”。 這一決定也受到了加密貨幣公司的熱烈歡迎,被視為該行業在英國取得的重大突破。
政府週三(10月8日)還宣佈,投資者將能夠在股票和股票投資服務帳戶中持有加密貨幣ETNs,這種帳戶每年可免稅投資至多20,000英鎊。
巨大的收益與損失
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因此不受像政府這樣的中央機構的監管,價格波動也是異常劇烈。
2022年,所謂的「加密貨幣寒冬」一度導致投資者損失了2萬億美元。 但今年以來的比特幣的市場動態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對早期投資者來說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對此,Hargreaves Lansdowne公司仍建議投資者要考慮到所有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所蘊含的風險。
該公司本周在其聲明中表示,「雖然比特幣的長期回報情況總體是積極的,但比特幣也曾經歷了多次嚴重的虧損,並且是一種高度波動的投資產品——其風險遠高於股票或債券。 」
儘管如此,該公司表示,它意識到有些投資人希望“利用加密貨幣ETNs進行投機”,因此將從2026年初開始向“合適的客戶”提供此類機會。
機構的觀點
加密貨幣長期以來一直讓市場觀察人士產生分歧,一些大型機構紛紛湧入數位貨幣領域,而另一些機構則對之發出警告。
上個月,摩根士丹利表示其電子交易部門即將向散戶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該銀行是美國首家向高凈值客戶開放比特幣基金的大型銀行,此後其他銀行也紛紛效仿這一舉措。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公司也計劃涉足穩定幣領域,儘管其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曾公開批評加密貨幣。 此外,「股神」沃倫·巴菲特也公開對加密貨幣進行了猛烈抨擊。
景順公司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交易所交易基金股票產品管理部門主管Chris Mellor週四(10月9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認為數字資產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種抵禦傳統資產類別波動風險的手段。
Mellor表示,「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有時被視為」數字黃金『,至於有人提問』比特幣是否有一天會取代黃金,成為人們首選的非法定貨幣資產呢? ‘我們認為,這兩種資產在投資組合中都有其存在的空間。 但需注意的是,相關性可能會發生變化,近幾個月來,我們觀察到比特幣與股票、美國國債和黃金的相關性都非常低。 ”
金融諮詢公司德弗爾集團的首席執行官Nigel Green認為,比特幣近期突破12.5萬美元大關這一現象表明,數字資產已進入金融領域的主流行列。
他表示,「投資者不再將比特幣視為市場邊緣的稀奇事物了。 雖然波動性依然存在,但如今這種波動性已具有了積極意義,是成熟市場中價格形成過程所伴隨的那種波動。 當資本以這種規模進行流動時,短期波動是不可避免的。 」
幣圈史上最大「爆倉日」
在一片叫好聲中,全球加密貨幣投資者在10月11日經歷了一場“血腥清算”,這恰好是在Hargreaves Lansdowne發出警告的後兩日。
在美國關稅政策轉向、聯邦政府的持續停擺等多重利空共振下,投機屬性較強的加密貨幣迎來了一波大跌行情。
Coinglass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全網合約爆倉金額飆升至191.41億美元,162.13萬投資者帳戶在劇烈波動中被強制平倉,單日爆倉規模較2022年LUNA崩盤時激增3倍,較FTX破產時擴大2.4倍。
加密研究機構Messari創始人Ryan Selkis將矛頭指向槓桿交易,“當10倍槓桿成為散戶標配,當交易所為傭金放任風險累積,市場已淪為賭場。 此次爆倉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他建議投資者遠離5倍以上槓桿,優先選擇提供”自動減倉保護“的合規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