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12:06 環球時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本報記者 楊舒宇
當地時間10月13日至18日,全球政策制定者與多國財政部長齊聚美國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的秋季年會。 與以往不同,在美國政府再次威脅要徵收巨額關稅的背景下,世界貿易體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疊加日、法等國的政治不確定性,引發對全球經濟再遭衝擊的擔憂,令本就嚴峻的政府債務問題與科技股泡沫風險更顯突出。 彭博社12日報導稱,這些擔憂將成為本周多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核心議題。
彭博社在報導中將關稅、政府債務以及科技股的泡沫風險描述為當前全球經濟所面臨的三重風險。 報導稱,全球經濟迄今頂住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發起的最大規模關稅衝擊,但報導引述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卡倫·迪南的話表示,“這種韌性令人欣慰,但我認為不可持續。 我們將看到全球經濟放緩。 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內森·希茨也表示,儘管目前為止,關稅對全球經濟活動的衝擊比今年早些時候擔憂的要更溫和,但“另一隻靴子尚未落地”。 他表示,未來關稅的衝擊越來越大,可能會導致美國消費和進口需求進一步疲軟。 世界貿易組織(WTO)7日表示,2026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將驟降至0.5%,遠低於今年2.4%的預期增幅。
與此同時,對人工智慧繁榮可能出現逆轉的擔憂近期也在升溫。 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10日再度發出的關稅威脅重創市場,但在人工智慧以及雲計算等創紀錄數據中心投資的支撐下,標普500指數仍較4月份低點上漲了32%,這引發國際社會對其潛在泡沫的警覺。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稱,在最新關稅威脅引發金融市場反應之前,各國官員便已觀察到令人警覺的相似徵兆。 英國央行剛剛預警了“市場大幅回調”的風險,歐洲央行決策者公開表示擔憂,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也在10月份的報告中指出了市場存在脆弱性。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10月8日的一次演講中提醒,「如今美股的估值正接近25年前互聯網泡沫時期的水準,如果出現大幅回調,金融環境收緊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
各國政府不斷膨脹的公共債務也是此次年會關注的焦點。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債務增加逾21萬億美元,達到近338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英國《衛報》12日報導稱,相關機構分析顯示,陷入困境的多國政府正削減醫療和教育支出。 一些頂尖經濟學家正在緊急呼籲採取債務減免行動。
在7月份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GDP增長率為3%,較2024年增長有所放緩。 該組織將在華盛頓的年度會議上更新經濟增長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