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10:27 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財聯社11月11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科技巨頭迄今為止主要依靠自己核心業務的龐大現金流來為數據中心和人工智慧提供擴張資本,但9月和10月的借貸市場發展意味著情況正在轉變。
Meta、甲骨文、Alphabet等公司正在發行數百億美元的債券,遠超這些公司過去十年的發債平均水準。 僅在9月和10月,人工智慧行業就發行了750億美元的債券,使得今年的總規模突破20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表示,到2028年,用於數據中心建設的債務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占這些設施總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人工智慧技術在未來幾年無法實現預期的收入,那麼這些負債累累的公司最終可能承擔巨大損失。
這種向債務融資的轉變也讓華爾街回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時期。 當時很多公司競相鋪設光纖電纜,並背負了巨額債務。 在泡沫破裂后,很多大公司如世通、環球電信等要麼破產,要麼被併購。
龐大資金需求
華爾街都在預測未來人工智慧相關的債券融資規模量會達到多高的水準。 其中,摩根大通認為數據中心在未來五年內將創造出1.5萬億美元的投資級債券,巴克萊則預計市場總發行量將增長至1.6萬億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師補充稱,槓桿融資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提供約1500億美元的資金,即使加上投資級和高收益債券市場的融資,以及每年高達4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證券化融資,AI行業仍需要從私人信貸或政府處融得約1.4萬億美元來填補缺口。
這意味著現在財務狀況十分穩健的科技公司很可能在一兩年內迅速背上大量債務。 例如Meta的總債務此前約為370億美元,而其現金儲備超過600億美元。 而該公司最新達成的300億美元融資協定一下子將其債務拉高了近一倍。
雖然Meta目前的現金流仍然健康,且債務風險可控,但已經有投資人擔憂Meta會再次陷入當年元宇宙引發的不理性擴張。 更多的人則在關注人工智慧行業本身能否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數據行業高管擔憂行業未來可能面臨困境。 如果人工智慧的回報令人失望,比如普及速度不及預期或者出現了新的技術障礙,那麼由債務驅動的擴張可能引發股價大幅回調。
此外,摩根大通的分析師還指出,該行業最終將出現一些大贏家和大輸家,因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的資本規模極大且具有贏家通吃的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