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Financial Research 

陶冬一週大事 研究報告

本週 0929 – 1005 重要事件與數據– 陶冬:AI公司打造連環陣

本週 0929 – 1005 重要事件與數據– 陶冬:AI公司打造連環陣

時間:2025年09月27日

資料來源:陶冬_譽世翱翔

地緣政治再度成為焦點,特朗普對藥品等課以重稅(歐日豁免新稅),加沙地帶人道危機深化,部分西方承認巴勒斯坦國。 同時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長創兩年來新高,私人消費強勁,物價居高不下。 美股略跌,歐洲和亞洲多數股市上漲。 美元指數走高,石油和黃金白銀大幅上漲。 資金繼續調整聯儲降息預期,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揚。

美國第二季度GDP被上方修正到3.8%(速報為3.3%),再次證實美國的消費沒有因為就業市場惡化而坍塌。 第一季度增長數據奇差,但這和商家準備關稅戰而大量囤積進口品有關,第二季度“解放日”塵埃落定,商家使用庫存而減少進口,貿易赤字下降,所以增長數字反彈了。 商業投資更以7.3%的高速增長,數據中心建設帶起25年來最快的投資。

貿易和庫存往往令增長大起大落,扣除噪音只計私人消費和商業投資的最終銷售(final sales),在第二季度尚能保持2.9%,驗證了筆者堅持的觀點,美國經濟在下滑,但是總體增長依然健康。 預計經濟在第三季度維持強勢(GDPNow模型估計仍有3.3%的增速),第四季度開始的12個月GDP平均增長可能回落至2%以下。 美經濟處於溫和增長,如有閃失不排除溫和衰退,但增長應該正在築底。

美國八月核心PCE環比增加0.2%,同比2.9%,均與市場預測的一致。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關稅措施看來對物價衝擊暫時有限,零售商通過消化預先囤積的庫存來放緩漲價,因此高關稅對通脹的壓力估計要再等幾個月才可以比較清晰。 不同產品的議價能力不同,華爾街經濟學家觀察,海外出口商大致平均吸收兩成壓力,美國消費者兩成,剩餘的由進口商和零售商承受。 這種局面未必可以持久。

比起物價,個人消費者消費(personal spending)在八月環比增長0.4%,連續第二個月處於強勢增長。 就業市場的疲弱看來並沒有對消費者花錢興趣造成多大的影響,消費增長快過收入增長,意味著美國人有足夠的信心將過去幾年積累的超額儲蓄釋放出來,這對經濟和市場均是好事。

高但穩定的物價和堅實的消費活動,給了聯儲足夠的信心,堅持走九月FOMC規劃出來的降息路徑,不需要大碼降息,只需按部就班地將政策利率從“偏抑制”調轉到“中性”水準。 在九月FOMC會議上,除了白宮空降過來的理事米蘭投票支援大碼降息外,其他決策成員均支援25點正常降息,包括在七月會上唱反調的兩位投票者。 經濟情況和內部共識都對鮑威爾走既定之路有利。

上周資本市場最轟動的新聞是,英偉達投資OpenAI1000億美金,OpenAI拿1000億找甲骨文建數據中心,甲骨文則用1000億購買英偉達晶元。 這個巨額的資金閉環中,三家科技巨企的資金流出后又流回,帳面不變卻變出龐大的訂單,也令市場對AI產業的未來產生出更大憧憬。 從巨集觀角度,三家企業首尾相銜如連環陣,資金流動製造出乘數效應,經濟活動卻由此產生,帶動AI行業。

這條消息不僅令市場大嘩,也令媒體議論紛紛。 這種巨企聯手和年初特朗普撮合的星門異曲同工,只是將軟銀換成了英偉達。 如此規模的企業資金騰挪,沒有政府從中協調是不可想像的。 政府撮合成事旨在打通美國的AI全產業鏈,通過強強聯手構建令競爭對手望而生畏的科技壁壘、產業壁壘和資本壁壘。 有人甚至認為這是AI時代的柏林牆,擺出來的就是科技冷戰架勢。

筆者認為科技巨企之間的“強強聯手”,可在AI產業鏈上築起更高的壁壘,應該能帶來更多更大的訂單,但是本質上仍屬於股市資本主義的延伸,只是多了一層國家的參與。 這場訂單的“迴旋木馬”,資金源於股市,意圖要討好股市,能不能成事最終也取決於股市。 市場現在在追夢,認為在AI大模型上率先圍出生態圈者,可以在未來掙到大錢,並樂意為此而買單。

其實大模型不賺錢,過去兩年AI投資超過6000億美元,營收約為350億,除了上游供應商,誰也沒有賺到錢。 經濟學人雜誌預計至2028年,AI行業將怒砸3萬億美元投資,但投資與回報完全不成比例。 毫無疑問,AI對提高生產效率説明很大,AI應用也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大模型本身值不值得如此砸錢,則見仁見智了。

歷史告訴我們,互聯網如今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與生產中了,但是Dotcom時候的明星公司卻沒有幾家存活下來的,成為偉大公司的更一家也沒有。 AI最終可以創造歷史、改變歷史,但是這不代表市場中間沒有大的波動,也不代表先驅者一定可以笑到最後。 AI是不是泡沫、會不會破滅,取決於市場願不願意為未來的夢想一直埋單。

鮑威爾公開稱,美股「估值相當高了」(fairly highly valued)。 筆者認同他的評估,但是這不意味美股明天就會崩盤。 時任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於1995年底提出美股進入“非理性繁榮”,股市卻要等到2000年才崩盤的。 何況如今聯儲自己也在助長高估值,鮑威爾一面警告風險,另一面先是大量印錢,然後準備大幅減息。

本周關注三點。 1)日本自民黨選舉黨魁(並最可能成為下一任日本首相),目前領先的兩位候選人的世界觀和政策訴求南轅北轍,此次選舉結果十分重要。 2)美國參議院否決了撥款法案,政府10月1日起非關鍵部門停止運作可能性甚高,不過預計幾日內即可重開。 3)美國九月非農就業數據,預計70K,顯示就業市場持續放緩,但未必對減息幅度有大影響。 若政府關閉則數據未必準時出爐。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本週 09/29 – 10/05 重要事件與數據

重要經濟數據
。09/30 (二) 美國S&P/CS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年增率、JOLTs、諮商局消費者信心指數、中國製造業、服務業PMI
。10/01 (三) 美國ADP、製造業PMI、歐元區CPI
。10/02 (四) 美國初領及續領失業救濟金人數
。10/03 (五) 美國失業率、非農就業、服務業PMI

其他重要事件
。09/29 (一) 聯準會哈瑪克發表講話
。09/30 (二) 聯準會多位官員發表講話、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中國國慶日前夕無夜盤交易
。10/01 (三) 聯準會多位官員發表講話、中國國慶日休市(至10/8)
。10/02 (四) 聯準會洛根發表講話
。10/03 (五) 聯準會威廉姆斯發表講話
。10/04 (六) 日本自民黨進行黨內選舉

下周重點關注:美國聯邦政府資金將於9月30日耗盡,若9月29日國會沒有行動,政府關門或於10月1日關門。美國非農、ADP就業數據,中美9月PMI出爐。中秋國慶A股休市8天。日本自民黨擬於10月4日舉行黨總裁選舉,投票結果或出爐。此外,美國首申數據、9月失業率、歐元區CPI、日本PMI等數據也將出爐。宇樹科技預計10月至12月提交IPO申請,韓國9月29日起對中國團隊游客實行臨時免簽政策。

資料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56336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