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22:46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拯救美聯儲獨立性,是否已為時過晚?
上個月,我提出傑羅姆・鮑威爾應辭去美聯儲主席一職,以維護這家全球最具影響力央行的政策獨立性,這一觀點令許多人感到意外。 但鮑威爾並未如此行事。
自那以後,針對美聯儲這一機構的攻擊範圍不斷擴大、程度持續加深。 如今,一項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福祉至關重要的長期原則 —— 美聯儲獨立性 —— 正開始顯現令人擔憂的裂痕。
在理想(23.260.66, 2.92%, )情況下,鮑威爾主席本可任滿其任期(截至 2025 年 5 月),同時美聯儲的獨立性不受任何質疑,貨幣政策也能得到恰當制定。 但鑒於特朗普總統與鮑威爾之間存在深刻敵意,這樣的理想局面已無可能實現。
這種敵意源於鮑威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被任命以來數年的分歧 —— 甚至有人認為,還源於 「未兌現的承諾」 —— 如今已愈演愈烈,並蔓延至美聯儲的多個層面。 這不僅捲入了更多政治人物,還進一步削弱了公眾對美聯儲本就日漸下滑的信任:蓋洛普 4 月發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鮑威爾的支援率已降至 40% 以下。
近幾個月來,特朗普政府似乎一直在尋找解僱鮑威爾的 「正當理由」。。 這一系列行動包括:將美聯儲總部翻新工程超預算的問題搬上電視公開曝光; 此外,不僅總統本人,財政部長、其他政府高級官員以及眾議院議長等越來越多的人物,也不斷攻擊鮑威爾的履職能力與政治立場。
最近,政府將矛頭對準了鮑威爾在美聯儲理事會的同事 —— 理事莉薩・庫克,理由是一項未經證實的抵押貸款欺詐指控。 起初,外界呼籲庫克辭職、鮑威爾將其解職,而本周局勢出現戲劇性轉折:特朗普總統直接 “解僱” 了庫克。 庫克則回應稱,總統此舉不具備法律效力,她將提起訴訟,並會繼續在美聯儲履行職責。 相關法律糾紛已正式拉開序幕。
這絕非單純的 「政府與庫克之爭」。。 不難想見,鮑威爾如今難以迴避啟動美聯儲內部調查的壓力; 在這場法律糾紛與不確定性持續期間,他甚至可能需要決定是否允許庫克繼續進入美聯儲辦公場所。
與此同時,許多人日益清晰地認識到,當前美聯儲面臨的風險已遠超理事會層面。 若庫克理事最終被一位特朗普的核心支援者取代,理事會可能會獲得足夠票數,給 2026 年 2 月 12 家地區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的連任程式製造阻礙 —— 這將以前所未有的、不可預測的方式,使整個美聯儲體系陷入政治化風險。
對於像我這樣堅信美聯儲獨立性至關重要的人而言,當前局面令人深感不安。 更令人憂心的是,我認為若鮑威爾早些時候選擇辭職,給總統一個明確的政治 「勝利」,或許能讓總統就此收手,這場危機本可避免。
毋庸置疑,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們認為,鮑威爾辭職本身就會削弱美聯儲的獨立性,併為這一關鍵經濟機構的最高領導層引入政治任命者打開大門。 但需注意的是,鑒於鮑威爾的任期將於明年 5 月結束,在此之前他已處於 “跛腳鴨”(指任期將滿、影響力下降的官員)狀態,即便不辭職,上述擔憂也很可能成為現實。 不過,也有一個較為積極的信號:據報導,政府列出的 11 位潛在繼任者名單中,不乏受人尊敬且資歷深厚的人選。 此外,儘管美聯儲往往呈現 「主席核心制」,但主席在關鍵決策上仍需獲得其他成員的支援。
若鮑威爾早些辭職,新主席還可推動一系列改革 —— 即便像我這樣美聯儲的堅定支援者,也認為這些改革早已迫在眉睫。 從加強問責與監督,到破除群體思維,再到改革整體貨幣政策框架的關鍵環節,有大量工作亟待推進。 這些舉措不僅關乎維護美聯儲的公信力與效能,更有助於提升實現良好經濟成果的可能性。
如今的問題在於,「時機是否已過」—— 即鮑威爾現在辭職,是否還能像早些時候那樣,為維護美聯儲獨立性發揮作用? 這一問題難以給出明確答案。
近幾周發生的諸多事件,有些已無法挽回。 我所知道的是,這一話題將繼續成為我與朋友、同事討論的焦點,而雙方或許永遠無法就 「若當時選擇不同會有何種結果」 達成共識。
本文作者穆罕默德・A・埃裡安博士(Dr. Mohamed A. El-Erian)現任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劍橋大學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候任院長。 他著有兩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同時擔任格拉梅西基金(Gramercy)高級顧問、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實踐教授,以及勞德研究所(Lauder Institute)高級全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