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1日
以前企業剛開始引進電子簽核系統時,大家都預估紙張的使用量會減少,然而實際執行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當金代理申請電子簽核時,部長卻非要他印成紙張。如今疫後時代,對於那些將自己的工作定義為監督、指導職員的人而言, 必然也會對現在的變化感到不知所措。
一場自己的戰鬥,每天為了生存而拚命適應,因此也會與現有不合理的慣例產生摩擦,尤其當變化愈劇烈,就愈容易與現有的習慣相互碰撞。
我們必須關注變化的重要試金石之一是,當我們努力適應劇烈的變化時,對過往深信的也逐漸開始產生懷疑。最明顯的例子是,職員與管理者對於居家辦公的認知落差,這同時也是某種彼此角力的議題。
實施居家辦公的初期,進行了各職級的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職員、代理等級的回答相當正面;相反的,管理者的職位愈高,卻回答自己的工作效率愈低。
金代理在居家辦公期間之所以工作效率提升,是因為省下了通勤時間,而且可以在不受其他人干擾的情況下工作,這裡也包含主管的各種指示,「金代理,請幫我一下,我想修改這個文件的話,該怎麼做?」言下之意是,處理他人工作的時間與勞累全都消失。
那麼,主管們為什麼不喜歡居家辦公呢?這之中有不適應在家工作,也有同時兼顧家事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等苦衷,但有一個理由格外引人注目:「匯報不順暢」,主管們普遍認為工作內容應該面對面報告,現在卻無法這麼做。
我突然想起了以前的回憶,當企業剛開始引進電子簽核系統時,大家都預估紙張的使用量會減少,然而實際執行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當金代理申請電子簽核時,部長卻非要他印成紙張;如果部長閱讀完有使用紅筆標記的話,就會要求金代理修改過後再次上傳。
對於那些將自己的工作定義為監督、指導職員的人而言, 必然會對現在的變化感到不知所措。他們覺得假如是肉眼可見的距離就可以監督,一旦各自分散工作、看不見職員就無法確認狀況,甚至產生某種焦慮或恐懼感。也有人上傳文章寫到,無法相信職員是否在認眞工作;然而若是職員工作做得好,身為管理者的他們又會擔心自己不被需要,落入了職能模糊的狀態中,雖然認為職員應該認眞工作,卻又希望他們稍微鬆懈一點,自己才有鞭策的餘地。這樣的心態在平時的呈現方式是,把手揹在背後走來走去,觀察職員們的螢幕這種辦公室的巡視;居家辦公的時候,就會變成隨時想確認的狀態, 不斷使用通訊工具等管道詢問「金代理, 你現在在做什麼?」「正在寫三頁的報告。」如果金代理晚回覆就會起疑心,認為他一定是離開位子跑去玩了。
公司內部的通訊工具設有幾分鐘之內未使用電腦,就會從綠燈變成黃燈或紅燈的功能,只要顏色一變,部長就會立刻搭話,感到既疲倦又憤怒的金代理則得打開應用程式「Zarianbium」,這是一個必須定期晃動滑鼠的應用程式,防止對方的通訊工具顯示為不在位置上的狀態,眞是一場矛與盾的激烈對決。這些把戲之所以氾濫,是因為它們賣的是過程而非結果,無論員工喝茶還是聽音樂,只要拿出成效不就無妨了嗎?會導致這樣的局面,就是因為要求員工勤勉誠實,並試圖管理或干涉工作過程。
即使換了系統,人不改變也是沒有用的。遭遇同樣變化時,每個人的接受度都不同,因為彼此的欲望不同;如果環境的變化是常數,我們的欲望就會成為變數,因此即使是相同的變化,結果也會以各自不同的型態出現,這也是順應變化的新規則不容易達成共識的原因。
然而,這次有相當多的組織強制居家辦公,從老闆到新進職員,無論接受度高或低,都不得不嘗試。即使是不滿意居家辦公的管理者們,也在經歷了初期的混亂後,程度上適應了新的制度,至少拒絕居家辦公的理由已經消失了,因為成效並沒有下降;同時如果形成共識,即使在新冠疫情結束後,也可以積極考慮各種工作方式。愈快達成共識,就能愈早接受生活中的變化與科技。
文/金吉永
出處 Cheers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