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毫無疑問” 存在市場泡沫:華爾街就AI驅動熱潮發出警告

“毫無疑問” 存在市場泡沫:華爾街就AI驅動熱潮發出警告

2025年10月15日 22:29 環球市場播報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華爾街關於 「人工智慧相關交易可能過熱」 的警告聲正越來越大。

在人工智慧相關股票連月創下漲幅紀錄、企業在該領域投入持續加碼後,“這輪熱潮開始顯現泡沫特徵” 的擔憂正不斷加劇。

摩根大通(305.693.611.20%)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週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謹慎態度,稱資產價格高企是 “一類需要關注的問題”。

“當資產價格處於高位時,未來下跌的空間就更大,” 戴蒙表示。 他補充稱,儘管 「消費者仍在消費、企業仍在盈利」 ,但資產估值與信用利差仍處於過高水準。

“目前市面上有大量資產,其狀態看起來正進入泡沫區間,” 他指出,“這並不意味著後續不會再漲 20%—— 只是多了一個需要擔憂的因素。 ”

這種謹慎情緒的出現,恰逢新的市場情緒數據顯示投資者熱情已達到極端水準。

美國銀行(52.282.194.37%)周二發佈的最新《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人工智慧股票泡沫」 首次成為該調查歷史上 「全球首要尾部風險」(指概率低但影響重大的風險)。

這項調查涵蓋約200位基金經理,他們管理的資產規模近5000億美元。 調查還顯示,現金持有比例降至 3.8%,接近美國銀行設定的 3.7%“賣出閾值”。 從歷史數據來看,現金持有比例低於 4% 時,往往標誌著投資者風險偏好達到峰值,且這類情況多在市場週期後期出現。

機構投資者的持倉數據也反映出這種樂觀情緒。 據 DataTrek Research 引用的道富銀行(State Street)風險偏好指數,大型專業投資者(即所謂的 “大資金” 投資者)進入第四季度時,持倉看漲程度達到全年最高水準,且已連續五個月增持高風險資產。

“除非發生重大衝擊,否則他們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觀點,”DataTrek 聯合創始人尼古拉斯・科拉斯(Nicholas Colas)表示。

另一個早期預警信號是:各行業板塊間的相關性已降至當前牛市啟動以來的最低水準。 科拉斯指出,這種 「異常低」 的相關性通常在投資者信心 「過高」 時出現,且往往是短期回調的前兆。

存在脫節現象”

就在投資者加大風險押注的同時,企業也在呼應這種信心,向人工智慧領域投入數十億美元。

谷歌(251.715.522.24%)(GOOGL、GOOG)剛剛宣佈將在印度投資 150 億美元,建設其在美國境外最大的數據中心樞紐; 超威半導體(AMD(238.620.519.40%))則因與甲骨文(303.624.621.55%)(ORCL)達成新的晶元合作協議,股價大幅上漲。

沃爾瑪(109.031.821.70%)(WMT)也公佈了與 ChatGPT 母公司 OpenAI 的合作計劃,旨在拓展人工智慧驅動的零售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周,OpenAI 積極鎖定晶元與基礎設施交易,先後與博通(AVGO)、超威半導體(AMD)及英偉達(NVDA)簽署協定,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 部分分析師認為,這種 “自我投資迴圈” 可能正在放大泡沫風險。

“我完全相信我們正處於(人工智慧泡沫中),”JonesTrading 首席市場策略師邁克爾・奧羅克(Michael O’Rourke)週二向雅虎財經表示,並以近期科技行業的巨額交易為例,證明市場已過熱到何種程度。

奧羅克特別提到谷歌 150 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專案,以及 OpenAI 約 1.5 萬億美元的人工智慧建設計劃。 他指出,這與 OpenAI 130 億美元的年收入以及尚未盈利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

“投資者應當意識到,這裡存在脫節現象,” 他補充稱,科技巨頭下一輪財報可能會揭示: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投入是否終於觸頂。

華爾街警告,在創紀錄的投入、投資者的樂觀情緒以及飆升的估值共同引發新的泡沫擔憂之際,人工智慧相關交易可能已過熱。 (圖片來源:約翰內斯・艾澤勒 / 法新社)(圖片通過蓋蒂圖片社獲取)・約翰內斯・艾澤勒 攝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這輪上漲已陷入狂熱。 部分分析師認為,市場的強勁表現反映的是 「確定性」 而非 「自滿」 且儘管人工智慧相關交易估值偏高,但仍有基本面支撐。

“我不會稱之為人工智慧泡沫,”eToro 全球市場分析師拉萊・阿科納(Lale Akoner)表示,“我們顯然已度過早期探索階段,進入我所說的’完美定價階段’。 投資者在為『故事前景』定價,而非『實際執行』,這可能會掩蓋真實的執行情況,尤其是對一些小盤股公司而言。 ”

“但我認為,目前並未出現投資者的狂熱心態,” 她補充道,“當下市場情緒確實相當樂觀,也存在一些’錯失恐懼症’(FOMO)因素,但還不至於全面狂歡。 這些科技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再次變得相當強勁,當前情況更像是『完美定價』,而非『泡沫』。 ”

儘管如此,正如 DataTrek 的科拉斯所指出的,華爾街的樂觀情緒仍取決於科技巨頭能否實現盈利預期。

分析師預計,到 2026 年,英偉達、微軟513.43, -0.14, -0.03%(MSFT)、字母表(Alphabet)等公司的收益和營收將實現兩位數增長 —— 遠超標普 500 指數的整體增幅。

“這些公司在營收和利潤上都面臨很高的達標門檻,這使得超預期增長的空間更小,” 科拉斯表示。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