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水電、租金都比東京便宜,台北聚餐喝酒到底在貴什麼?
有一晚,日本朋友帶我去居酒屋吃晚餐,雖然位在惠比壽,但整間店幾乎點不到台幣一百多以上的東西。比較居酒屋、餐酒館、酒吧價位,台北時常都會超過日本甚至是西歐國家,如果說開店的人因此賺飽飽也就算了,但台北餐廳酒吧仍一間一間頂讓歇業。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子?錢都是誰賺走了? 九月去日本旅遊一趟回台灣後,一直覺得忿忿不平至今,氣的是為什麼和日本相比,台北出外吃餐廳喝酒吧的花費會那麼貴。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在新
有一晚,日本朋友帶我去居酒屋吃晚餐,雖然位在惠比壽,但整間店幾乎點不到台幣一百多以上的東西。比較居酒屋、餐酒館、酒吧價位,台北時常都會超過日本甚至是西歐國家,如果說開店的人因此賺飽飽也就算了,但台北餐廳酒吧仍一間一間頂讓歇業。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子?錢都是誰賺走了? 九月去日本旅遊一趟回台灣後,一直覺得忿忿不平至今,氣的是為什麼和日本相比,台北出外吃餐廳喝酒吧的花費會那麼貴。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在新
近年在航空業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豪華經濟艙搶翻天!即使價格不低,但短短5年內,座位卻爆增了近3倍。不管你有沒有坐過豪經艙,這個大趨勢你得先懂。 一般飛機票依票價高低依序為頭等艙、商務艙與經濟艙3種等級,其中頭等艙因客群少而逐漸消失,國內僅剩星宇航空提供。但介於商務艙與經濟艙之間的「豪華經濟艙」卻在近年成為消費新寵。 什麼是豪華經濟艙?根據長榮航空創辦人張榮發的定義:「比經濟艙多了44%的空間,而且
住在美國德州的自由撰稿人西森(Jennifer Sisson)主持播客節目《媽媽的理財地圖》(Mama’s Money Map),致力幫助家庭主婦實現財富自由。她最近分享一項令她後悔不已的錯誤理財決定。 西森一直夢想著能去義大利。她小時候,曾去義大利傳教、出差的爸爸用幻燈片給她看義大利的照片,西森對那些雕像、濕壁畫和令人屏息的建築物傾心不已。她看《痛苦與狂喜》(The Agony an
當人一旦認為沒有指望時,就真的會落敗。這種時候,唯有做到描繪巨大的夢想,完全扭轉組織的心理素質,才是真正的領導者。 日前,我召集了各個門市,要求「營業額加倍」。 各位覺得營業額加倍是「可以輕鬆達成」呢?還是覺得「這很困難」呢?你的心靈狀態就是問題所在。歸根究柢,人們是在底部徘徊的。像是當營業額一直沒有成長時,就很難相信營業額加倍這種大目標能夠實現。 因此,如果各位認定「只要照這個狀況做下去,加倍是
也許你曾經錯失了一筆自己覺得肯定能成交的交易,或者相信約會進展順利,卻再也沒有對方的消息。高估情況的熟悉程度,並低估其不確定性,會讓我們陷入原本可以預防的失敗。 如果你負責在新市場,例如新的國家,推出公司現有的產品,你會怎麼做? 你會很容易陷入陷阱,把這當作一項要執行的任務,因為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產品,所以很自然地會低估就在前面的變動。我們來看看2004年可口可樂陷入這種複雜型失敗的情況,當時商業
台灣人願意為了被「療癒」花多少錢?真實的答案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現代人有多重視療癒?在Google搜尋「療癒」一詞,會出現396萬筆資訊,比「升遷」高出近6倍。 今年5月,一場募資活動令人驚艷。前台大校長李嗣涔及其研究團隊將30年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手掌大小的「撓場」能量裝置,主打淨化氣場並讓人感受放鬆。原定募集9萬9,999元,短短一個月就湧進3,300萬,超標300倍,甚至不乏有港澳、日本、美國
包含比爾・蓋茲在內的頂尖企業家,都知道「管好自己的行事曆」是創造高效生產力的關鍵。透過本文,向5位企業家學習他們靈活的行事曆管理術!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專注與隔離:在無干擾的深入思考,留給自己產出好決策的時間。 有意識的休息:設置緩衝來防止過度疲勞,維持長期生產力。 視覺化所有行程:以顏色區分每一個會議的屬性,平衡分配時間。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近期在其社群平台上轉貼了一篇來自《Th
香奈兒首位非白人執行長奈爾(Leena Nair),與經營家族毫無關聯、曾是聯合利華首位印度女工。她角逐大位時,和所有人一樣想著:「我不行。」但導師盧英德提醒她去看:「那你有什麼?」 香奈兒(Chanel)背後神祕的韋特海默家族第四代長子代理執行長,一代理就6年。 沒想到,2021年,香奈兒卻空降奈爾(Leena Nair)為新執行長,時尚圈有驚喜有質疑。 作為百年歷史卻沒有上市的家族性企業,這個
有些時候,情緒早已無關事情本身,重點是「誰」而不是「什麼」。 關於私心 公司小朋友C對我說:「妳這是偏見,妳對我有偏見,所以才不肯給我機會。」我直勾勾地盯著他的眼,並且說:「我不該對你有偏見嗎?」「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讓人信賴的工作夥伴嗎?」「想打破成見,那就先證明自己。」 中午吃飯時,受我器重的小夥伴們先後跑來和我聊天,他們問道:「老大,妳就不怕別人說妳偏心不公平嗎?」 我眉心一皺:「有什麼好怕
即使不擅長溝通,只要懂得「體貼」,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改變「只會察言觀色」的人生 首先,我想請你嘗試回想自己「出社會第一年」的事。 剛進公司時,你應該參加過「公司準備的商務禮儀課程」,或是聽過「來自主管的指導和提醒」吧? 又或者是被迫看完了公司指定必讀的「商業技巧書」。 你在那之後漸漸習慣職場,也熟悉了自己的工作。 當你獨當一面時,某個瞬間來臨了。 你會面臨一個事實──「不會再有人對你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