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Financial Research 

專題典藏 研究報告

【啟富達國際】專題 -《可能被忽視的風險:私募信貸和商業地產?》

【啟富達國際】專題 -《可能被忽視的風險:私募信貸和商業地產?》

私募信貸連環爆雷
中小銀行再起波瀾
尾部風險卻被選擇性忽視
相信啟富達的專業、格局與視野,這份報告,就值得您的典藏!

究動機

近期FirstBrands和TricolorHoldings宣告破產,引發市場對私募信貸市場關注。緊接著ZION和WAL兩家區域性銀行披露其涉及商業貸款欺詐,進一步引發市場擔憂。這一系列事件則是對2024年6月《美國私募信貸 vs中國網貸平台》提示私募信貸違約風險後的完美驗證。

結論分析

兩起私募信貸爆雷共性:汽車產業鏈、高槓桿、低透明度、低監管、造假。FirstBrands與TricolorHoldings皆通過非銀機構進行資產證券化,並都涉嫌貸款欺詐行為。兩起信貸爆雷事件雖被定義為獨立事件,但卻突顯出私募信貸的潛在風險:高槓桿、低監管、低透明度。在高利率和宏觀經濟環境承壓的背景下,底層資產質量下降,進一步增加了再融資難度。若相似底層資產本身出現問題,且貸款欺詐是行業潛規則,則類似爆雷可能還會發生,甚至不排除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
區域性銀行風險披露特徵:商業地產敞口大、涉及欺詐、資產質量下降。ZION和WAL兩家銀行近期披露部分商業貸款存在借款人提供虛假資訊及違約行為,借款人將資金用於購買不良商業抵押貸款。但是近3年區域性銀行的資產質量下降明顯(不良貸款率和貸款損失準備率上升,撥備覆蓋率下降),商業地產敞口較大(46%)。然而,美國商業地產延續疲軟態勢,或成中小銀行潛在風險點。
私募信貸“貸款-證券化”閉環進一步放大了其風險特徵。中型CLO和BDC形成“貸款-證券化”閉環,進一步放大了私募信貸的風險特徵。BDC到期佔比在未來4年激增,GP募資和BDC未實現虧損是潛在風險。另外,美國家庭債務和私募信貸違約風險攀升,汽車貸款ABS信用質量存在惡化風險。
雖然對整體風險偏好影響有限,但流動性趨緊初見端倪,需警惕尾部風險。一系列事件爆發後,僅對針對性資產價格產生負面影響,但銀行系統流動性已初見趨緊信號,或倒逼聯準會結束縮表。銀行家普遍認為這類事件是獨立事件,但基金經理對信用事件爆發的擔憂與日俱增。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