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Inflation 通膨・新聞

以美日歐歷史為鑑,如何走出需求不足和低通膨

以美日歐歷史為鑑,如何走出需求不足和低通膨

2023年07月24日 20:26 第一財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7月24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宏觀政策季度報告發佈會上,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在其《走出需求不足和低通膨——基於美日歐三段歷史的回顧與啟示》宏觀政策報告中,回顧美國大蕭條(1929-1933年)、日本(1998-2012年)和歐元區(2014-2016年)低通膨的三段歷史經驗,總結需求不足和低通膨的原因以及走出低通膨的政策啟示,並開出了應對藥方。

“低通膨有好有壞”

2023年第二季度,摩根大通(158, 3.05, 1.97%)全球綜合PMI均值為53.8,較2023年第一季度均值上升了2.0個百分點;全球製造業PMI均值為49.3,較2023年第一季度均值回落了0.2個百分點。二季度,全球經濟景氣度整體有所回落。分國家來看,美國、歐元區、巴西和俄羅斯二季度製造業PMI均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歐元區的降幅較明顯。

6月17日,世界銀行發佈《全球經濟展望》稱,由於高通(124.1, -0.62, -0.50%)脹、貨幣政策緊縮以及金融環境趨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1%,顯著低於2022年的3.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0.1個百分點至2.8%。受到通膨居高不下以及金融業動盪影響,2023年初關於全球經濟軟著陸的跡像已經消失。

“低通膨有好有壞。”張斌說,“‘好的低通膨’,來自供給方的生產率改善帶來的較低通膨水平,低通膨同時還伴隨著高增長和(6.07, 0.07, 1.17%)高就業;‘壞的低通膨’則來自需求不足,低通膨的同時還伴隨著一系列負面變化。”

三個樣本國家或地區在陷入“壞的低通膨”和走出“壞的低通膨”的過程中,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共性——與低通膨相伴的,是信貸增速下降、投資和消費下降、經濟增速下降、失業率上升、股票和房地產價格下降等一系列連鎖表現。嚴重的需求不足和低通膨難以憑藉市場自發力量治癒,信貸緊縮、資產價格下跌、收入和盈利預期惡化會相互強化,加劇需求不足和低通膨。

“核心通膨持續低於2%不太好,持續低於1%很低迷、很危險,持續低於0%則很糟糕。”張斌說,壞的低通膨帶來的惡果絲毫不遜色於惡性高通膨,而走出低通膨以後,宏觀經濟指標將有全面改善:一是貨幣和信貸增速顯著回升,二是資產價格顯著回升,三是企業投資顯著提高,四是居民收入和就業市場改善,五是政府收入上升。

“需求不足和低通膨是個災難”

張斌團隊分析發現,美國大蕭條源自金本位和真實票據理論的雙重失敗。弗裡德曼、舒瓦茨等經濟學家認為,是貨幣和信貸急劇下降造成了大蕭條;艾欽格林、伯南克、漢密爾頓、薩克斯等眾多研究者表示,堅守金本位帶來了嚴重的貨幣和信貸緊縮,更進一步證實了弗裡德曼的觀點。

對於日本1998-2012年的通貨緊縮,張斌團隊認為,從速水優(1998-2003)、福井俊彥(2003-2008)到白川方明(2008-2013),幾任行長治下的日本央行一直猶豫不決,直至安倍政府上台引入通膨目標制度、數量與質量的量化寬鬆政策(QQE),才走出通縮和失去的二十年。

“與大蕭條和日本長期通縮相比,歐元區處在通貨緊縮的邊緣,還沒有完全陷入通縮。”張斌表示,歐央行的應對措施更像是一場針對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的預防針,“儘管受到個別成員國質疑,歐央行採取了非常堅定的降低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得益於歐央行堅定的寬鬆政策,歐元區的長期通膨預期在此期間始終被央行2%的通膨目標牢牢錨定,這是歐元區能夠成功走出低通膨的關鍵”。

張斌團隊開出的應對需求不足和低通膨的藥方包含三方面內容:首先,真實利率充分下降,才能重建私人部門的儲蓄和投資平衡,克服需求不足;其次,向市場宣佈明確具體的通貨膨脹目標,影響市場預期,提升政策效力;第三,財政政策也能改變全社會信貸增長,改變需求不足和低通膨局面,但是財政政策往往會面臨較大的政治阻力。

“需求不足和低通膨是個災難,並且難以憑藉市場自發力量治癒,信貸緊縮、資產價格下跌、收入和盈利預期惡化會相互強化,加劇需求不足和低通膨。”張斌團隊認為,無論需求不足和低通膨的原因是什麼,需求不足和低通膨都會表現為信貸緊縮,破局的關鍵是恢復廣義信貸增長。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